大家都学《弟子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大家都学《弟子规》精美图片
》大家都学《弟子规》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大家都学《弟子规》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123604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6
  • 页数:143
  • 价格:7.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大家都学《弟子规》是中央党校资深教授深思之作。

大家都学《弟子规》认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就藏在《弟子规》中。《弟子规》可以沟通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学习《弟子规》可以立人,可以自立。

教育工作者要首先学好《弟子规》;为人父母要先学好《弟子规》;各级党校、各类大学、中学、小学要把《弟子规》列为必修课。

《弟子规》是个人成长的“养正宝典”。大人小孩都要学习《弟子规》,大家都要学习《弟子规》。

大家都学《弟子规》认为: *的爱民是落实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好《弟子规》;《弟子规》是提高共产党员修养的优良读本;

人的三大需求:一是求食,以维持生命;二是求偶,以延续生命;三是求仁,以光大生命;物种进化的原则是竞争,人类进化的原则是互助。

大家都学《弟子规》打通了传统文化与政治文化之间的隔阂,阐明了市场经济能够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也刺激了人们的自私自利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却能有效地抑制人们的自私性,增长为人民服务的功德心。

大家都学《弟子规》出版后迅即获得良好口碑,在相关宣传机构、党委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各大机关、企业、各类学校中已经引起极强烈反响和极佳反馈。

大家都学《弟子规》经第九次修订,*增加了《弟子规》的权威易解,阅读和使用起来更方便、易懂、全面。


书籍目录:

再版序言(中共中央党校 刘余莉教授)

答读者问:为什么要大家都学《弟子规》

(一)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为了中华民族后继有人,脉脉相传

的爱民是落实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真学真干真受益——2010年春节祝福

大人小孩都学《弟子规》——2009年春节献礼

领导干部当前需读的书是《弟子规》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好《弟子规》

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各级党校都应该开设《弟子规》课程

(一)历史的经验

(二)现实的需要

(三)放下官架子,聆听圣人训

《弟子规》是提高共产党员修养的优良读本

(一)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好教材

(二)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三)排除障碍认真学

养不教,父之过——从子女不孝问题引起的思考

(一)错在没有用中国文化教育子女

(二)努力做好君亲师

世界三大危机频发,是对反对中国传统文化者的严重惩罚

要为中国传统文化平反昭雪——兼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估计》

(一)中国产生不出现代民主是历史必然,中国文化何罪之有?

(二)中国文化有精华有糟粕,精华是主要的,糟粕是次要的

(三)孔子讲的是做人之道、治国之本,何谈维护封建专制主义

(四)中国文化是指导人类进化的大智慧,能救中国也能救世界

第二个三十年应经济与文化建设同时并举——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之一

(一)走中国自己的路

(二)用儒商之道指导市场经济

(三)加强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用中国文化教育中国人

第三轮解放思想的任务是突破对西方文化的“凡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之二

(一)解放思想的实质是突破障碍

(二)西方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

国学大师们的神圣任务

附录一 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中共中央党校 刘余莉教授)

(一)中华文化中的治国理念

(二)中华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二)中华文化对于我们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附录二 《弟子规》在党员干部中的作用(大同市经济开发区地税分局 张瑞局长)

附录三 《弟子规》易解

附录四 “中国孝文化传播基金”简介


作者介绍:

任登第教授  中共党员,中央党校资深教授,陕西岐山人,1928年4月12日生,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长期从事报刊和理论研究工作,与王珏教授合著(执笔)《*经济思想》,撰著《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部出版),主编《省长访谈录》、《百强县县委书记访谈录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弟子规》易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版,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孝家风的读物。

  ◎总叙◎

  1.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将上面这些都落实到生活中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去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2.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我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伤心生气。

  3.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里的黄香九岁时,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父母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有规律,工作职业不要轻易更换,以免父母忧虑。

  4.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这是不孝的行为。物品虽小,也不可以私自藏匿,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5.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易解: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忧虑。(《孝经》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俗的事,使父母蒙受耻辱。当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是难能可贵。

  6.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易解: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他们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依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7.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易解: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在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能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中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出则弟(悌)◎

  8.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易解: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金钱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会消失。(言语为福祸之门。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言语仅次于德行,可见言语之重要。)

  9.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则代为转告。

  10.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情需要我们做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认为,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以表敬老尊贤之意。

  11.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着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声音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见尊长时,要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12.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易解: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恭顺孝敬;对待同族的兄姐(堂兄姐、表兄姐),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姐一样友爱尊敬。

  ◎谨◎

  13.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易解:为人子应早起晚睡,把握光阴,奋发努力。但若经常熬夜,不但对身体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工作学习。(陶渊明诗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早晨起床以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防止一切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

  14.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易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基础。)

  15.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为丑

  易解: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分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做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饮酒有害健康,青少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当代文明病盛行,例如:癌症、糖尿病等,多为营养过多与营养失衡所造成。应注意过分加工、太精致的食品,不少含有化学添加物,有害健康,不宜食用。

  16.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易解: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子风范。

  17.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易解: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还是开门,动作都要轻一点儿、慢一点儿,避免发出声音;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18.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易解: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屋里有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说:“我!我!”让人无法辨认我是谁。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借别人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谚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信◎

  19.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易解: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好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说大话或花言巧语欺骗他人,更要坚决禁绝!(《论语》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语,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沾染。(《论语》中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易解: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轻易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流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不合义理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导致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与己无关,不必多管。

  21.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易解: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到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中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易解: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论语》中讲:

“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讲:“君子忧道不忧贫。”)

  23.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易解: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了。反之,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继续努力,当别人批判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4.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易解:无心之过称为错,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地减少直至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左传》中讲:“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泛爱众◎

  25.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易解: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所养,皆须相亲相爱。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存共荣的地球大家园。

  26.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易解: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他的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人们佩服的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他曾经说过什么大话。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该书有以上二种封面,内容完全一致,发货随时,请读者知晓。

      

◆《弟子规》正在百家讲坛热播,大家都学《弟子规》是同类书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目前已行销45万册;

  ◆社会上存在大量团体通过举办演讲和传统文化论坛的形式推广《弟子规》,学习《弟子规》

已经在全社会尤其是民间社会蔚为风潮;

  ◆许多政府部门、企业、学校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弟子规》来促进管理,建立企业文化;

  ◆学习《弟子规》,可以完成个人心灵建设,有益改善家庭关系,例证众多;

  ◆大家都学《弟子规》作者任登第教授在各地不间断地举办各种演讲活动,声名远播,粉丝无数。


前言

再版序言  中共中央党校 刘余莉教授  正值新中国六十周年大庆之际,得知任登第教授、牛淑卿副教授新著《大家都学<

弟子规>》一书即将再版,甚为欣喜。因与二老交往已久,深知二老德才俱佳,虽已年至耄耋,仍为忧国忧民而笔耕不辍。在再版书稿付印之际,二老嘱余作序


书籍介绍

《大家都学 (第3版)》是中央党校资深教授深思之作。该书认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就藏在《弟子规》中。《弟子规》可以沟通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学习《弟子规》可以立人,可以自立。

教育工作者要首先学好《弟子规》;为人父母要先学好《弟子规》;各级党校、各类大学、中学、小学要把《弟子规》列为必修课。

《弟子规》是个人成长的“养正宝典”。大人小孩都要学习《弟子规》,大家都要学习《弟子规》。

《大家都学 (第3版)》的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编写次序分别是入则孝、出则弟(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就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一定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它特别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问题。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242+)
  • 无多页(124+)
  • 超值(430+)
  • 好评(492+)
  • 体验差(318+)
  • 体验好(403+)
  • 全格式(232+)
  • 无漏页(639+)
  • 一般般(550+)
  • 方便(329+)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 2025-01-30 15:00:56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游***钰: ( 2025-01-24 02:31:12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曹***雯: ( 2025-01-30 20:44:5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沈***松: ( 2025-01-20 09:21:40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晏***媛: ( 2025-01-07 03:14:13 )

    够人性化!

  • 网友 宫***凡: ( 2025-02-02 17:11:39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寿***芳: ( 2025-01-11 22:00:4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师***怀: ( 2025-01-23 06:04:0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邱***洋: ( 2025-01-04 10:54:48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