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台版 儒家后习俗责任伦理学的理念 林远泽 人文社科中国哲学 联经出版 原版书籍 正版包邮 繁体中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现货台版 儒家后习俗责任伦理学的理念 林远泽 人文社科中国哲学 联经出版 原版书籍 正版包邮 繁体中文精美图片
》现货台版 儒家后习俗责任伦理学的理念 林远泽 人文社科中国哲学 联经出版 原版书籍 正版包邮 繁体中文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现货台版 儒家后习俗责任伦理学的理念 林远泽 人文社科中国哲学 联经出版 原版书籍 正版包邮 繁体中文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957084936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
  • 页数:352
  • 价格:13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25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學者林遠澤最新論著,參酌批判理論的道德發展理論版本

闡明儒家做為一種後習俗責任倫理學,

如何能在結合正義與關懷的仁學基礎上,

提出以正名論的道德文法學,建構禮治社會的實踐理想。

《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透過道德發展理論的知行同軌論與自然法平行論假設,釐清儒家工夫論與天道論的理論內涵,也同時為中國文化的歷史發展,做出文化病理學的診斷。它嘗試說明,中國文化在以往產生啟蒙辯證的回退(兩漢),以及啟蒙未竟完成之停滯現象(宋明)的原因。希冀最終能指明,儒學做為以人倫常道建構禮治社會的實踐哲學,其能重啟中國文化之現代發展的理論潛能何在。

儒家在兩千多年前,以批判習俗道德、追求社會革新的姿態,站上中國歷史的舞台。但曾幾何時,它在今日卻普遍被進步的知識分子與年輕學子,視為是傳統守舊的文化毒瘤。儒家訴求重構社會體制的批判動能如今安在?探討儒家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理念,即是試圖闡明,儒家具有何種批判的潛能,以至於他們在訴求超越習俗道德之後,還能負責任地提出應如何重構社會體制的理想藍圖。《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並不是為傳統儒學申冤而寫的辯護狀,而毋寧是一封想寄給未來儒家的邀請函。透過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闡釋,邀請每一位致力於推動文化革新的現代公民,站在原始儒家的批判立場上,共同面對重構當代社會體制的思考挑戰。本書試圖從道德發展理論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觀點,闡釋儒學所涵蘊的理論內容。在道德發展理論中,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觀點代表道德發展的最高序階,它主張我們在道德能力或道德人格的培養中,不僅要超越習俗倫理的觀點、學會掌握依道德原則而進行道德判斷的能力,以能在後習俗的道德序階發展中,達到具有依道德自律以實現人格尊嚴,以及依平等對待他人的正義理念建構良序社會的能力,更要求在理想性的道德訴求之外,能面對真實的生活世界,去考慮在理想上被認為具有義務正當性的規範,如何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中,能具有被遵循的可期待性,或實踐的可應用性。

《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雖分成七章,但其實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閱讀:第一、三、五章是重構性的第一層次,它依道德發展理論的觀點,分別重構了內含在儒家心性論、工夫論與天道論中的道德理念。第二、四章則是批判性的第二層次,它依第一層次的重構,探討儒學如何能是一種普遍主義倫理學,以及儒學在歷史中的思想發展,是否及為何會發生啟蒙辯證的回退,與啟蒙終未完成的停滯現象。透過重構與批判,本書第六章與第七章則是建設性的第三層次,它說明以儒學的理念來看,解決當前實踐哲學問題所急需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應包含哪些內涵。以至於能進一步說明,在儒家未竟實現的啟蒙中,仍有哪些理念具有推動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潛能。對儒家思想進行重構、批判與建設性的後設研究,在今日似乎愈來愈必要,也愈來愈可行了。接續當代新儒家的開創性研究,當前學界對於東亞儒學以及海外漢學的研究,已經大大開闊了我們的研究視野。


书籍目录:

自序

導論

一、以人倫為常道的儒家哲學概說

二、儒學重構的道德發展理論線索

三、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論普遍主義預設

 

第一章 仁義內在──道德發展理論的當代爭議與儒家倫理學性格的釐定

一、道德發展理論的兩性爭議

二、仁義內在的儒家倫理學性格──正義或關懷倫理?

三、後習俗脈絡主義的責任倫理學構想

(一)科爾伯格論義務論倫理學的責任倫理學擴大

(二)吉莉根論後習俗脈絡主義的關懷倫理學

(三)對話倫理學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觀點

四、羅哲海《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之貢獻與不足

 

第二章 知言與知人──儒家普遍主義倫理學的行動詮釋學基礎

一、孔子論「知言」與「知人」的行動詮釋學建構

(一)孔子論知言與知人

(二)孔子論知與行動詮釋學的關係

二、孔子的一貫之道與行動詮釋學的普遍性要求

(一)一貫之道的兩條進路:子貢與曾子的理解差異

(二)體現於歷史之倫常規範的脈絡相對性

三、行動詮釋學對於孟荀倫理學建構的影響

(一)孟子論「知人」與「知言」

(二)荀子論「勸學」與「解蔽」

 

第三章 內聖與外王──儒家工夫論與知行同軌論的責任判斷基礎

一、工夫論與實踐理性的動機促動問題

二、知行同軌道的責任判斷基礎

三、儒家工夫論之本真倫理的定向與局限

 

第四章 人倫與常道──倫理性儒家的回退與道德性儒家未完成的啟蒙

一、人倫能否為常道?

二、禮教的神聖化與倫理性儒家的回退

三、儒家倫常觀點之未完成的啟蒙

 

第五章 天道與性命──自然法平行論的假定與道德性儒家的宗教轉化

一、儒家天道性命相貫通的自然法平行論假定

二、自然法平行論假定的道德發展理論解說

(一)道德的最終奠基與生命的終極關懷

(二)內在而超越的道德第七序階

(三)天人合一的冥契論與對道德神學的批判

三、道德性儒家之宗教意識的理性內涵

 

第六章 克己復禮為仁──儒家實踐理性類型學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重構

一、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學爭議與仁的實踐理性類型學

(一)克己與道德自主性的詮釋學爭議

(二)復禮與社群倫理性的詮釋學爭議

(三)仁的實踐理性類型學分析

二、克己復禮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重構

(一)仁做為後習俗脈絡主義的責任倫理學

(二)克己──從根源性倫理到可普遍化的道德立法

(三)復禮──從道德自我立法到禮治的社會整合

 

第七章 禮治與正名──儒家對於政治正當性之倫常奠基的道德文法學構想

一、儒家禮治對於政治正當性的倫常奠基

(一)儒家為何沒有發展出民主法治國的理念?

(二)禮治與仁的倫常性奠基

二、正名論與社會立憲的道德文法學

(一)正名論的道德文法學

(二)道德文法學的規範建構程序

 

參考文獻

 


作者介绍:

林遠澤

 

1965年出生於中国台灣宜蘭。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南華大學哲學系、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語用學的哲學、倫理學、批判理論。著有《責任倫理學如何可能?論科技時代之對話倫理學的先驗語用學奠基》(德文)、《關懷倫理與對話療癒:醫護人文學的哲學探究》,並發表關於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哈伯瑪斯以及實踐哲學等期刊論文數十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透過道德發展理論的知行同軌論與自然法平行論假設,釐清儒家工夫論與天道論的理論內涵,也同時為中國文化的歷史發展,做出文化病理學的診斷。它嘗試說明,中國文化在以往產生啟蒙辯證的回退(兩漢),以及啟蒙未竟完成之停滯現象(宋明)的原因。希冀最終能指明,儒學做為以人倫常道建構禮治社會的實踐哲學,其能重啟中國文化之現代發展的理論潛能何在。

儒家在兩千多年前,以批判習俗道德、追求社會革新的姿態,站上中國歷史的舞台。但曾幾何時,它在今日卻普遍被進步的知識分子與年輕學子,視為是傳統守舊的文化毒瘤。儒家訴求重構社會體制的批判動能如今安在?探討儒家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理念,即是試圖闡明,儒家具有何種批判的潛能,以至於他們在訴求超越習俗道德之後,還能負責任地提出應如何重構社會體制的理想藍圖。《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並不是為傳統儒學申冤而寫的辯護狀,而毋寧是一封想寄給未來儒家的邀請函。透過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闡釋,邀請每一位致力於推動文化革新的現代公民,站在原始儒家的批判立場上,共同面對重構當代社會體制的思考挑戰。本書試圖從道德發展理論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觀點,闡釋儒學所涵蘊的理論內容。在道德發展理論中,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觀點代表道德發展的最高序階,它主張我們在道德能力或道德人格的培養中,不僅要超越習俗倫理的觀點、學會掌握依道德原則而進行道德判斷的能力,以能在後習俗的道德序階發展中,達到具有依道德自律以實現人格尊嚴,以及依平等對待他人的正義理念建構良序社會的能力,更要求在理想性的道德訴求之外,能面對真實的生活世界,去考慮在理想上被認為具有義務正當性的規範,如何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中,能具有被遵循的可期待性,或實踐的可應用性。

《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雖分成七章,但其實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閱讀:第一、三、五章是重構性的第一層次,它依道德發展理論的觀點,分別重構了內含在儒家心性論、工夫論與天道論中的道德理念。第二、四章則是批判性的第二層次,它依第一層次的重構,探討儒學如何能是一種普遍主義倫理學,以及儒學在歷史中的思想發展,是否及為何會發生啟蒙辯證的回退,與啟蒙終未完成的停滯現象。透過重構與批判,本書第六章與第七章則是建設性的第三層次,它說明以儒學的理念來看,解決當前實踐哲學問題所急需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應包含哪些內涵。以至於能進一步說明,在儒家未竟實現的啟蒙中,仍有哪些理念具有推動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潛能。對儒家思想進行重構、批判與建設性的後設研究,在今日似乎愈來愈必要,也愈來愈可行了。接續當代新儒家的開創性研究,當前學界對於東亞儒學以及海外漢學的研究,已經大大開闊了我們的研究視野。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藏书馆(61+)
  • 超值(369+)
  • 字体合适(562+)
  • 实惠(222+)
  • 速度快(184+)
  • 引人入胜(638+)
  • 无广告(557+)

下载评价

  • 网友 印***文: ( 2025-01-23 11:47:15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曹***雯: ( 2025-01-21 14:58:0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孔***旋: ( 2025-01-21 12:11:49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温***欣: ( 2025-01-17 07:26:24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訾***雰: ( 2025-01-21 10:31:1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郗***兰: ( 2025-01-21 11:55:49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居***南: ( 2025-01-11 06:09:30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辛***玮: ( 2025-01-22 07:17:14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冯***卉: ( 2025-01-19 23:43:07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扈***洁: ( 2025-01-10 04:38:1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堵***洁: ( 2025-01-18 01:00:13 )

    好用,支持

  • 网友 习***蓉: ( 2025-01-23 16:27:52 )

    品相完美

  • 网友 蓬***之: ( 2025-01-17 11:14:44 )

    好棒good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