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全解论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张其成全解论语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一本书读懂论语,央视“文明之旅”节目主讲,国学大师张其成二十年研究精粹)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学专家、易学专家张其成教授*一部全方位解读《论语》的书,凝聚了他十余年研究《论语》、感悟《论语》的心得体会。本书以立足于原典、关怀当下的视角,逐字逐句、深入浅出地解读《论语》,通过本书可以鲜活地感悟孔子博大精深的智慧,古为今用,从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和立身处世的智慧。这是一本人人都爱看、都看得懂,并能学以致用的《论语》通俗读本。
读《论语》,可以领略圣人的胸怀与志向!
读《论语》,可以参悟“一以贯之”的天人之道!
读《论语》,可以臻入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
书籍目录:
导 语 / 001
关怀天下的学问 / 001
半部《论语》治天下 / 003
我缘何发愿全解《论语》 / 006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007
《论语》是什么时候谁写的 / 016
关于《论语》的版本传承 / 017
关于《论语》的历代注疏 / 019
《论语》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 020
《论语》的核心思想 / 021
《论语》与思想史背景 / 021
《论语》与伦理思想 / 024
《论语》与教育思想 / 027
《论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 028
《论语》的人生启示 / 030
事业从“五伦”做起 / 030
为政以“德行”为先 / 033
处世以“中庸”为准 / 035
学而第1 / 038
为政第二 / 059
八佾第三 / 079
里仁第四 / 098
公冶长第五 / 114
雍也第六 / 133
述而第七 / 151
泰伯第八 / 173
子罕第九 / 187
乡党第十 / 210
先进第十一 / 226
颜渊第十二 / 246
子路第十三 / 263
宪问第十四 / 282
卫灵公第十五 / 309
季氏第十六 / 329
阳货第十七 / 339
微子第十八 / 355
子张第十九 / 365
尧曰第二十 / 378
后 记 / 388
作者介绍:
张其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学院课程特邀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老子道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等有关栏目主讲人。
出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世医家庭, 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国家非遗传承人张舜华之长子,先后师从文字训诂大家钱超尘、易学哲学泰斗朱伯崑、内经研究大家王洪图。2016年其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并亮相2017年央视春晚;“张一帖”家族荣登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
1997年首次提出“易道主干,三教合易”的观点,主张“易魂佛心,儒风道骨,医艺并用,五经归元”,以“易”融贯儒释道、医艺武,以内求实修打通生命觉悟之路。2003年早在北大为企业家讲授国学;2004年建立个人国学网站,开设首届企业家国学修心特训营,2005年创建*国学五经书院,首次创立“国学管理”和“国学养生”的概念,首次建立“修心开智管理模式”“五行识人用人系统”“三宝五心养生法”。 从2004年开始系统讲授“国学五经”,目前是全国独一无二系统讲授“国学五经”的国学导师。2009年被搜狐网评选为“当代国学四大领军人物”之一,被誉为“国学修心人”“当代*魅力的国学修心养生导师”。
1992年主编我国部《易学大辞典》、1994年部《易经应用大百科》、1999年主编套《易学文化丛书》,2001年主编部新世纪课程教材《医古文》、2004年主编部*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2009年主编部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7年主编部卫计委规划教材《中医文化学》,2017年主编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教材《中医文化读本》。主要学术专著分四个系列:《全解国学经典》系列、《国学养生》系列、《易学文化研究》系列、《中医思想文化研究》系列。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学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语译】
孔子说:“学了然后及时去实践它,不也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
【解读】
《论语》章开宗明义,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这究竟是讲什么的?我琢磨了几十年,小时候看这三句话觉得很简单,不就是讲学习、交友、待人三件事吗?有一年我在新西兰静静地待了一个多月,反复读这本书,一面读一面思考,突然有一个发现:这三句话讲的正是我们人生的三种处世之道、三重快乐的境界啊!想想我们的一生,首先是要学习,当然学习重要的是自主学习,所以这是讲人在独处时的行为和境界;然后要交友,这是讲人在相处时的行为和境界;后是处世,这是讲在待人接物、与世人相处交往时不被别人理解甚至误解、冤枉的时候的行为和境界。这三个方面其实是在说一个方面,讲人一生的学问修养要达到的境界。
孔子所讲的学问,并不仅仅指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世和智慧层面的学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今天讲“学习”是一个词,连在一起来说,而古人的“学”和“习”是两个层面。《说文解字》说:觉悟也。
“学,”荀子《劝学篇》这样解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可见“学”的终目的是觉悟,成为圣贤,做一个达者。这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学知识是不一样的。“而”是表示递进的连词,这里是而后、然后的意思,学了然后要“时习之”,按时、及时地去练习、去实践。有人把“时”解释为“时时、常常”,也是可以的。“习”不少人解释为复习、温习,《说文解字》说:数飞也。”鸟多次地练习飞翔,是不全面的。“习,所以引申出练习、实践的意思。如果只是理解为对知识的温习,就不全面了。学了之后只有按时、及时地去练习、去实践,才能获得内心的喜悦。孔子当年所教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功课学了之后必须练习,必须实践。
在孔子看来,层“乐”就是学和习,我们人的一生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婴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从人生阶段的时间进程上来看,好像首先面对的就是学习,现在说学习,想起的就是青少年阶段,这实际上是不对的,学习应该是终生的过程。《论语》十分重视学习,开篇个字就是“学”。“学”字在《论语》中出现了65 次。《论语》的主题思想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仁”,而“学”正是实现“仁”的前提和条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人说的朋友和我们今天讲的朋友意思是不一样的。在古代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所谓“同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同学。“友”是同志,有同样的志向、同样价值观的人称为“友”。当然这里讲的“朋”也包含了“友”。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说,我的同学、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是很快乐的。经过学习之乐以后,随之进入第二层的“乐”,有了共同学习之后成为同学的“朋”,虽然已经天各一方却能从远方而来,相聚坐拥一杯清茶,何等人生快事!同门不一定能成为同志,但能在久远分别后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的同门一定是同志,先“朋”后“友”《中庸》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学而时习”是成己,即自己学问修养的提高,而“有朋自远方来”是成就别人的,同时又可以切磋琢磨、共同长进的事情,怎么能不快乐呢?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甚至误解我,我也不恼怒,这是君子的境界。君子坦荡荡,不怨天,不尤人。如果用儒家君子的标准衡量我们,可能大部分人都是小人,所以你不要总是说别人是小人了。遇到事情,“君子求诸己”,君子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愠”意思是怨恨、恼怒。你可能会说,这后一句没有说“乐”啊。其实“君子”的人生态度就是“不忧”。
“君子”必须具有三达德,那就是智、仁、勇,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必须是一个智者、仁者、勇者,“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是儒家里面人人都能达到的理想的人格,儒家里面的人格是圣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你不一定非要成为圣人,但你应该成为君子。君子是人人都能够也必须达到的。这个阶段,已处在一种更广泛的社交当中,涉及人与人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处于一个更大的群体之中,这就是天下。
这三句话也代表了三种环境、三种时空,从自我到社会到天下,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这就是儒家为道的阶梯。儒家的意识终是一种天下的意识,《大学》概括为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体现了这种逐步放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按照佛家的说法,人一生下来就是受苦的,所以,我们这一生应该“离苦得乐”。儒家、道家、佛家都是讲人生哲学的,都讲了这么一种道理。而“乐”是有层次、有境界的。,
“学而时习之”这种快乐叫“悦”“学习”主要是一种自我行为,这种喜悦基本上是自我的,相当于佛家“三觉”中的“自觉”境界。“有朋自远方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门的关系,不单纯是说来了一个朋友用好酒好菜招待,更在于朋友间志向的沟通、价值观的沟通,这种沟通就是同道,一同悟道的
“乐”,大体相当于“觉他”境界。而一层是“人不知而不愠”,人家误解我,我也不恼怒,这是一种超然的“君子”之乐,无忧无虑,恬淡虚无,好比到了“圆觉”境界。在佛家看来,三觉具足就成了“佛”;在儒家看来,达到这三重境界就成了“君子”,君子进一步提升,就是“圣人”了。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语译】
孔子说:“不担忧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处世为人的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解读】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人怎么才能立足于这个世上?就是要有本领。所以说不要去担心有没有这个位置,而应当更多地关心自己有没有处世、立世的本领。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莫己知”就是“不患莫知己”,不担心没
有人了解我自己。“求为可知也”,而是要去追求具有那些值得别人了解的东西。
不要总说别人不了解我,那你有没有别人值得了解的东西呢?所以要丰富自己,
多考虑自己的德跟才是不是有值得别人了解的地方。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唯。门人问曰:”曾子曰:”子出,“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语译】
孔子说:”曾子说:”曾
“曾参呀!我的学说由一个基本思想贯穿终始。“是。子出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夫子他老人家的学
“夫子说了什么?”曾子说:108说,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忠和恕罢了。”
【解读】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就是曾参,就是曾子。孔子说,曾参啊,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是用“一”来贯穿它的,这“一”就是“仁”。老子的道也是“一以贯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老子的“一”就是“道”《老子》里说: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子出,门人问曰:‘夫子之道,。
‘何谓也?’曾子曰:忠恕而已矣’”忠和恕都是仁的表现,忠一般是下面对上面的表现,而恕就是宽恕、包容、原谅。好像恕说的是上面对下面的表现,实际上不是,它是广义的,既可以是上对下,也可以是下对上,也可以是平辈之间。忠是从正面来说,恕是从反面来说,就是别人有了过错,宽容他,别人有和你不同的东西,要接受他。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语译】
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反省,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
【解读】
“贤”的本意是才能,这里不光是指才能,还有德。见到有才德的人,你就要想到怎么向他看齐。看到那些没有贤德的人,那内心就要自我反省,我是不是也像他那样。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要真正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作为修身之用,就会收益无穷。这就是儒家学问的力量。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语译】
孔子说:“颜回多么贤德呀!一竹筐饭,一瓢清水,住在陋巷里,一般人都忍受不了那种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贤德呀!”
【解读】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段话和上面冉伯牛这一章在义理上是有联系的,《论语》的前后编排顺序是很有深意的,不能割裂地理解。后世寒门学子用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来勉励自己,所以这句话家喻户晓,大致给我们的一幅图景是:贤明的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家里只有一竹筐饭和一瓢清水。但是颜回仍能自得其乐,居陋室而不忧。这幅画面有一种清淡的美,很和谐。
但是这种美,朱熹朱夫子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不但朱夫子不解释,朱夫子还说他崇拜的程子也没有多解释,不光程子没有解释,程子说他的老师周敦颐当年教他们的时候也没有解释。我们顺下来一看,周子、程子、朱子都不解释,为什么?因为这种“乐”,非得你自己体味,别人怎么讲都讲不清楚的,非得你自己按照儒家的仁德去做了,才会清楚颜回为什么还在那里“乐”。这段开始我们说在义理上和冉伯牛有疾一段是有联系的,人不管处于何种状态,主要的是内心的安宁,孔子感叹“命矣夫”,其实是告诉我们乐天知命才能坦然接受而心无挂碍。颜子为何乐,很多人都不懂,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评价颜回真厉害,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样,拿儒家的仁德来修行,念兹在兹,就能体会到颜子之乐了。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语译】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之为乐的人。”
【解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之”是代词,指代那个东西,这里没有具体说什么东西,我想孔子可能说的是“仁德”。
知道仁德的人不如喜好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又比不上以仁德为乐的人。不仅对待仁德是这样,对待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比如学问,如果做学问是为了修身养性,念兹在兹,一日不可无它,那做起来每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生命是饱满的。
做事业也是一个道理,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此为乐,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说“兴趣是好的老师”。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语译】
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恭敬地对待鬼神且远离鬼
“用道义来管理百姓,神,可以说是明智。“仁就是先有艰辛的付出然后才有
”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收获,可以说是仁德。”
【解读】
“樊迟问知。”古代汉语中“知”和“智”通用,意思是明智、智慧。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就是孔子对“知”的解释,其中“敬鬼神而远之”很有名。为什么对鬼神敬而远之就是“知”呢?因为“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信鬼神的人,容易流于迷信而被迷惑,而不信鬼神的呢,又容易失去敬畏之心。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敬而远之,对鬼神,对冥冥中的天道有所敬畏,但是也不会指望老天爷真帮你什么,还是要自强不息。其实敬畏之心敬的是自己,敬的是自己内心的仁德。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句话也经常被后世引用,因为修习儒家的学问,确实不那么容易,于是老师们就常常用这句话来勉励大家继续修习。为什么学“仁”起先会困难呢?“先难,克己也。”因为仁就是要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管住自己,比如慎初、慎独等等,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后来,你的内心真正理解了仁德,身体力行之后对仁德有了切身的感受,内外和谐了,不用自己跟自己较劲了,于是你就获得了仁德。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语译】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活动,仁德的人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解读】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几句话也非常有名,讲的是智者和仁者各自的特征。“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游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有智慧的明哲之人通达事理,对万事万物的理解都很通透而没有障碍,这就像水一样,所以说“知者乐水”。仁德之人安住在仁德道义的境界而显得非常厚重,坚守仁德而不会改变,这就好像山,所以“仁者乐山”。从动态上来看,智者常常表现为动态,常常很灵活,变动不居;而仁者常常表现为静态,常常安详淡定,静谧不动。因为智者变动灵活,随性洒脱,所以他很快乐,而仁者安静,遵循节律而有所节制,所以他长寿。其实智者和仁者是可以一体的,这里是为了说明而分开来讲而已。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语译】
孔子说:五十岁时学习《易经》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
“假如让我多活几年,,了。”
【解读】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段话非常有名,也是我讲《周易》时总是要讲的一个故事。“加”作“假”,假如的意思。孔子自己说他“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时他明白了上天交给他的使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只有认真学习、研究了《易》,才知道天命并且言行才能符合于天命。朱熹说:“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我们现在很多人一说到《易经》就把它理解为算命用的书,这是很大的问题,也能感受到文化衰落的荒凉感。我一直提倡人的一生当中要读五本国学经典著作,即《易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少年和青年《论语》,中年《道德经》,老年《六祖坛经》,至于《易经》和《黄帝内经》则要用一辈子来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论语》告诉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要做什么,《道德经》告诉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要做什么,《六祖坛经》告诉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要往哪里走,至于《易经》和《黄帝内经》,一个让你知命,一个告诉你怎样养生。这样你的一生才是完满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可见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语译】
孔子道:“仁离我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解读】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段话也是很有名的,经常被引用。至少有两种解释,种解释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是一种修炼的神秘体验,是一种与宗教修炼后的体验类似的感受,就像神明附体似的,想仁德的感觉来仁德的感觉就会来,在这样的体验中人会更加纯洁,更加仁德。第二种解释认为,这是一种明确的、选择的路,是一种确信的语气,没什么可讨论的啊,就好像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一样,天经地义,仁就是人本性,想要仁自然就仁了,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孔子的所有论述都不是给出很多选择项,然后比较哪个好哪个差,没有这样的,孔子只告诉我们一条确定的路,那就是仁德之路。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语译】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宽容、坚毅,因为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以实现仁德为己任,不也很重大吗?至死方休,不也很遥远吗?”
【解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也非常有名,经常被引用来说明儒家的精神实质。“不可以不”的意思就是必须要,士必须要弘毅,朱熹注释说:“弘,宽广也。毅,强忍也。”弘就是宽广的意思,毅就是有毅力,坚毅,能忍耐。为什么要宽广呢?因为“非弘不能胜其重”,责任太重大了,不宽广的话承受不住。为什么要强忍坚毅呢?因为“非毅无以致其远”,“仁心仁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这条路很远,没有坚韧刚毅的劲头就走不下去。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是接着解释什么是
“任重而道远”,以身体力行来担当“仁”是很重的,责任重大,一生坚持“仁”,至死不渝,这就是致远。很多人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激励自己成为有担当、有为的人才。曾子是孔子思想的传承者,我们前面讲过曾子的“一日三省吾身”,也讲到孔子的“一以贯之”,和这几段连起来,我们可以感受到:曾子做学问的态度是踏实诚恳的,在生活当中处处用功,但是并不受形式的拘泥。很多人认为儒家的思想是沉重呆板的,这是一种误解,读懂了你就可以理解这其中鲜活又充满正气的生命。
8.8 子曰:立于礼,”
“兴于诗,成于乐。
【语译】
孔子说:“用诗激励志气,用礼立足社会,用乐完善人格。”
【解读】
“兴于诗”,朱熹注释说:“兴,起也。”兴就是激起、激发。因为《诗经》是发自性情的,思无邪,语言也不难读,在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又非常容易打动人,所以读《诗经》可以不由自主地唤起自身喜欢善良美好而厌恶丑恶的本心。所以,修身要先学习《诗经》。
“立于礼”,朱熹说:而有节文度数之礼是人的立身之道,“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详,可以固入肌肤之会,筋骸之束。”礼的根本是恭敬、辞让、谦逊,又有礼节规范、文采美好、衡量标准等等细致的方面,能够深入到人的肌肤、筋骨以及四肢百骸,也就是通身上下、一举一动、一想一念都有“礼”的存在。所以说,礼是人的立身之道,人能够卓然自立,不被外在所动摇,全都是仰仗着一个“礼”。
“成于乐”,为什么后完备、完成的时候表现为“乐”呢?朱熹是这么解释的,他说:“乐有五声十二律,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查滓。”这段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音乐有音调高低和旋律节奏等等的变化,可以作为歌唱舞蹈的配合,这就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荡涤邪恶、污秽的东西,消融掉那些渣滓。一个人学习儒家的礼乐文化,后达到“义精仁熟”“和顺于道德”的程度时,必须也必然要对乐有心得。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本书是国学专家、易学专家张其成教授全方位解读《论语》的书,凝聚了他十余年研究《论语》、感悟《论语》的心得体会。
2.本书立足于原典,以关怀当下的视角,逐字逐句、深入浅出地解读《论语》,通过本书可以鲜活地感悟孔子博大精深的智慧,古为今用,从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和立身处世的智慧。
3. 书中配有大量的古代山水人物图与张教授专门为本书题写的书法图片,以增进对图书内容的理解与阅读情趣。
书摘插图
前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为儒家创始人。生于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农历八月廿七)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鲁源村),享年
73
岁。自称“丘也,殷人也”,乃殷商后裔。父叔梁纥,母颜徵在。幼年丧父,少贫贱。时逢乱世,孔子信而好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致力于复兴周代文化,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废寝忘食,乐而忘忧,志在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首开私家讲学之风,主张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相传孔子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整理古代文献,其功甚伟。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对话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代表性经典。《汉书
·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书成于众手,乃由孔子弟子甚至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论语》传至汉代,有三种版本: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历代注《论语》者甚众。
《论语》主言仁,倡导忠恕之道,主张孝悌忠义、克己复礼。或曰,
“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不虚。孔子的智慧不仅指引我们独善其身,而且指引我们兼济天下。读《论语》,领略孔子的胸怀与志向;读《论语》,参悟“一以贯之”的天人之道;读《论语》,探求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
书序至此,想起
2007
年
11
月,余携诸位易道同修,聚集在孔子故里曲阜,肃立于大成殿前,谨以鲜花雅乐,恭祭至圣先师。气氛之肃穆,场面之庄严,仪式之隆重,犹历历在目。特将所拟祭文附上:
洙泗长长,尼山蒙蒙。沃野千里,绿树千重。
天佑中华,生我圣孔。大成先师,万世尊崇。
十五志学,六艺并宏。三十而立,杏坛授众。
有教无类,私学先锋。四十不惑,觉悟人生。
五十研易,韦编三绝。彬彬无过,终知天命。
六十耳顺,删定六经。七十从心,感叹道穷。
缅怀先圣,追远慎终。仁者爱人,以义为重。
以和为贵,执两用中。忠孝首善,恕道宽容。
诚信为本,礼法为用。志道据德,游艺其中。
诚意正心,修齐治平。修己安人,身正令行。
论语易传,先圣两经。彖象系辞,十翼七种。
文言说卦,易道贯通。阴阳谓道,继善成性。
乾坤氤氲,万物化生。天地合德,日月运行。
易知易从,有亲有功。天下理得,成位乎中。
观象玩辞,知变在动。乐天知命,原始反终。
洗心研虑,趋吉避凶。自强不息,乾阳资始。
厚德载物,坤阴资生。保合太和,乾坤变通。
知往察来,神化无穷。易道广大,嘉惠后生。
我辈弘毅,道远任重。中华复兴,腾飞巨龙。
宝岛盼归,华夏一统。世界和平,祈愿大同。
告慰先圣,文脉昌隆。
书籍介绍
本书是国学专家、易学专家张其成教授全方位解读《论语》的书,凝聚了他十余年研究《论语》、感悟《论语》的心得体会。本书以立足于原典、关怀当下的视角,逐字逐句、深入浅出地解读《论语》,通过本书可以鲜活地感悟孔子博大精深的智慧,古为今用,从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和立身处世的智慧。这是一本人人都爱看、都看得懂,并能学以致用的《论语》通俗读本。
读《论语》,可以领略圣人的胸怀与志向!
读《论语》,可以参悟“一以贯之”的天人之道!
读《论语》,可以臻入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愉快的找书体验(178+)
- 速度慢(440+)
- azw3(540+)
- 无颠倒(311+)
- 值得购买(497+)
- 经典(380+)
- 图书多(255+)
- 还行吧(604+)
下载评价
- 网友 方***旋: ( 2025-01-18 13:22:24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权***波: ( 2025-01-31 23:20:13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薛***玉: ( 2025-01-21 19:32:2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芮***枫: ( 2025-01-28 01:36:17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扈***洁: ( 2025-01-09 13:31:21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堵***格: ( 2025-01-23 12:32:05 )
OK,还可以
- 网友 寇***音: ( 2025-01-07 10:03:58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蓬***之: ( 2025-01-25 07:58:11 )
好棒good
- 网友 益***琴: ( 2025-01-18 15:19:1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曹***雯: ( 2025-01-10 10:02:1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相***儿: ( 2025-01-23 16:36:20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詹***萍: ( 2025-02-03 10:58:17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孙***夏: ( 2025-01-29 04:24:15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濮***彤: ( 2025-01-23 10:51:25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印***文: ( 2025-01-28 21:22:0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喜欢"张其成全解论语"的人也看了
银行服务零投诉 陈苏 等 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壁纸城市导览系列:Wallpaper City Series: SINGAPORE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读书变现:如何成为一名读书博主 (打造读书IP,边读书边赚钱)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装载机驾驶操作技能培训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刑法分论(第四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不缺席的妈妈:3岁前给孩子全然的陪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考点同步解读 高中思想政治3 必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菜根谭 图文珍藏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曹全碑集字吉语诗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之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 CJJ/T 295-2019 备案号 J 2754-201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西藏行摄之书 赵利山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诗篇的讲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奢华极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走进伯克利留美本科申请历程 汪雨菡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