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世上没有熊孩子,只有不理解孩子情绪的父母。发脾气、爱哭闹、不讲理、搞破坏、说谎话……孩子的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着特定的需求。教育专家独创“正面回应”六步法,让孩子听得进、做得到、情绪好。
内容简介: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父母只关注孩子对事情做出的反应,却没有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因而往往做出不恰当的回应,而这样的回应常常会造成亲子隔阂,还可能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导致亲子问题的一个主要障碍。
在大人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各种常见的儿童行为还会被误读和夸大,以至于在孩子需要宽容时不能淡定从容,在孩子需要陪伴时又力不从心。只有当父母与孩子共情,真正蹲下身来,面对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而不只是满足孩子一时的情感需求,或者以一时的行为来评价孩子,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本书正是从回应孩子这个角度展开,指出了正确回应孩子在亲子关系乃至塑造孩子人生观念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各种回应方式运用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使父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各种回应对孩子产生的直接影响,进而能够对自己的回应方式进行反思,这对于改善亲子沟通有非常好的作用。
书籍目录:
第—章 回应的意义
回应是养育的必经之路 / 003
互动 = 回应 要求 / 004
回应与要求决定教养类型 / 009
不同的教养类型,培养不同状态的孩子 / 011
孩子怎么做,源于父母的回应 / 014
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 / 015
观念如何形成 / 017
父母的回应强化孩子的观念 / 019
第二章 回应的两个层面
家长在回应孩子时易犯的错误 / 025
溺爱型:满足孩子各种要求,而失去了行为的界限 / 026
严厉型:拒绝或制止孩子行为的同时,不自觉地否定了孩子 / 027
摇摆型:在溺爱与严厉之间摇摆不定 / 031
冷漠型:无暇关注孩子 / 033
回应可以分为精神和行为两个层面 / 035
精神与行为可以分离 / 035
精神和行为回应的总原则 / 038
四种错误回应方式的转化 / 041
回应的流程 / 046
精神层面的回应 / 047
行为层面的回应 / 052
回应流程图 / 053
第三章 观念接纳
接纳的基础:人类的基本需求 / 059
安全感 / 060
新奇感 / 062
意志感 / 063
社会价值感 / 064
自我价值感 / 066
达成观念接纳的障碍 / 070
障碍一:不能透过孩子的行为看到背后的心理需求 / 071
障碍二:父母自身的需求未得到满足 / 074
接纳什么 / 079
接纳孩子的基本需求 / 080
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情绪 / 080
接纳孩子的观念 / 081
接纳孩子当下的样子 / 082
接纳家长自己 / 083
第四章 技术接纳
回应中的技术接纳 / 091
回应的五个步骤 / 092
技术接纳渗透在回应的每一步 / 094
技术接纳的陷阱 / 099
技术接纳的核心:倾听 / 101
倾听的力量 / 102
倾听感受和需要 / 103
倾听的方式 / 106
接纳的挑战 / 113
接纳犯错误的孩子 / 114
接纳叛逆的孩子 / 116
接纳发脾气的孩子 / 118
接纳胆怯的孩子 / 121
第五章 回应“正在发生”的行为
“正在发生”行为的类型划分 / 125
行为类型划分依据 / 126
四种类型 / 128
回应赞许型行为 / 136
不干扰 / 137
不评价 / 139
观察 / 140
引导 / 141
回应替代型行为 / 145
替代调整的原则 / 146
回应替代型行为的方法 / 147
回应限制型行为 / 154
用规则限定孩子的行为 / 155
制定规则的良好方式:契约 / 157
父母须知晓的家庭规则 / 163
回应制止型行为 / 166
温柔的态度 / 167
坚定的态度、简单明确的语言 / 171
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 / 173
第六章 回应“已经发生”的行为
“已经发生”行为的类型划分 / 177
行为类型划分依据 / 178
三种类型 / 179
回应赞赏型行为 / 187
不要把赞赏变成对孩子的伤害 / 188
学会赞赏 / 190
回应谅解型行为 / 194
谅解的意义 / 195
如何谅解 / 198
回应警告型行为 / 203
错误的制止方式 / 204
如何制止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 209
如何制止有意说谎的行为 / 210
如何制止“抢拿偷”行为 / 211
行为类型的转化 / 215
家长的教育观念决定孩子行为类型的划分 / 216
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改变了孩子行为类型的划分 / 217
家长如何保证教育观念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 219
尊重孩子的生命需求 / 220
尊重社会的规范 / 221
第七章 塑造新教育习惯
看清旧教育习惯 / 225
教育习惯:家庭教育的决定性力量 / 226
旧教育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 228
家长的基本需求 / 228
代际传递 / 231
质疑旧教育习惯 / 234
形成新教育习惯 / 238
减弱旧教育习惯的控制 / 239
与旧教育习惯共处 / 243
关注过程,重视回应 / 245
参考文献 / 249
作者介绍:
王普华
华东师大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专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成人教育协会家长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
山东教育卫视、山东卫视少儿频道、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亲子节目特聘专家
近十年来,以各种形式推广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致力于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在各地举办大型讲座,深受家长和教师好评。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章 回应的意义
无回应之地即绝境。——弗洛伊德
回应,就是光。缺乏情感回应,人就像处于绝境。每个人都需要被聆听和回应,才让他们的创造力、生命力得以激发,在人生的旅途中越走越顺。
回应是养育的必经之路
案例:
王莉是一个职场妈妈。职场当中的她,凭着不断的努力和全心投入,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屡屡晋升,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可是一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孩子小葡萄,王莉却很头疼。小葡萄古灵精怪却又任性、调皮、不听管教。什么事都得顺着她,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明明有很多芭比娃娃了,可是见了芭比娃娃依旧拔不动腿,不买就躺地下撒泼打滚,哭闹不止。小葡萄虽然在家很活跃,可到外面就怂了,让她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她吓得躲在妈妈身后。让王莉不解的是,小葡萄明明上很多兴趣班,可要她当众展示,却一个也做不出来。
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的王莉,为什么一回到家面对孩子却一筹莫展呢?
有人说,养育一个孩子是世界上难的工作。生孩子要付出体力,养孩子要付出精力,教育孩子要付出智力,而且这个职业还不能辞职和退休。
其实,许多父母面对孩子束手无策、一筹莫展,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中很多工作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可唯独父母这个职业,没有培训,随着孩子出生,我们就自然成为了父母。
当然,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
只要肯下功夫,了解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孩子偏差行为的形成机制,你会发现,破解孩子行为密码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父母的手中。
互动=回应 要求
心理学家将亲子间的互动分为回应与要求两个方面。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指挥”父母为他们服务的本领。他会用哭来表示有些地方不对劲了,他也会用满足的微笑来表达:我现在状况良好,我很开心。无论是哭还是笑,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要求。父母针对这些要求做出的回应,又决定了孩子下一步的反应。就像打网球,你发出一个球,我打回去,你再接住球打回来。你来我往,互动就产生了。
在家庭当中,回应与要求就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日常。有的时候是父母要求,孩子回应。有的时候是孩子要求,父母回应。
将回应与要求的方法一一拆解,父母们就可以学习如何在生活当中与孩子互动,遇到问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变通,自己想应对的方法,这就等于掌握了一些球技、战法,在与孩子的教育实战中,也就不会手足无措、胡乱出招。关于要求的内容我们会在另外一本书中着重讲述,这本书,主要来看父母如何回应孩子。
父母回应孩子的方式有许多种。如果您是下图中的妈妈,面对孩子“想要个奥特曼”的要求,会以哪种方式回应呢?
通过这组图我们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有很多种形式:语言、表情、动作,甚至没有任何反应都算是一种回应。后一张图中,妈妈没有正面回应孩子的要求,而是拉着孩子回家。无论她是真没听见还是故意忽略,这都算是一种回应。
不同的回应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孩子因为摆不好积木而哭时……
上面四种回应方式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会让孩子产生截然不同的自我评价。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来体会。
水滴石穿,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总给孩子同一类型的回应,孩子就会形成“观念”,这将促使孩子做出不同的行为,甚至影响孩子一生。所以作为父母,一言一行必须谨慎。
许多人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其实,不是孩子太难管,而是家长们不懂回应与要求的方法,才让自己一步一步陷入僵局。父母提出一个要求,孩子不听;孩子发出一个要求,父母满足不了,关系越来越糟。就像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将军和士兵上阵打仗,不焦头烂额才怪。回应与要求是养育孩子的两条必经之路,因此,要想更好地养育孩子,就要学习如何回应和要求。
我们借用数学中坐标轴的方法来呈现这两个方面。横轴是回应,竖轴是要求,图示如下:
先来看竖轴。竖轴是要求,代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期望有高有低,要求有多有少。父母期望高,对孩子的要求就会多一些,期望低,要求就会少一些。竖轴的箭头是向上的,向上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高、要求多,向下则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低、要求少。
期望低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少,“差不多,就行了”“孩子不愿意做就算了,别逼他”“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快乐重要”,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不愿意难为孩子,很少会要求孩子什么。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就非常高。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家庭的要求和期望确实不一样。
孩子同样的行为,在这个家庭中父母可能觉得无所谓,而在另一个家庭中,可能就是被禁止的。比如,孩子说话无理点,做事拖拉点,或考试只考了60分,在要求低的家庭,父母可能觉得没什么,差不多就行了,但对于要求高的家长来说,这些就是不可接受的。说话无理怎么可以,马上叫过来督促纠正。当然,不同的家长在不同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
横轴是回应,即父母对孩子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要求的满足程度。箭头是从左到右的,向左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接受程度比较低,对孩子的要求满足得比较少;向右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对孩子的要求满足得比较快、比较多。比如孩子一摔倒,父母立刻就跑了过去,“哎吆,宝宝摔痛了吧?”孩子说:“妈妈,我想吃冰糕。”妈妈立即说:“买买买”。这就是回应快。有一位家长说得很形象:“孩子的哭声,就是我们的冲锋号。”孩子一哭,夫妻俩马上就跑过去,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了:我想让你们来的时候,就哭,不来就使劲哭。所以说,家长怎么回应,会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回应与要求决定教养类型
回应的横轴与要求的竖轴相互交叉,划分出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类型。
(1)溺爱型
溺爱型的父母,回应得特别快,特别多,而对孩子期望低,要求少,甚至只要孩子高兴就行,凡事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里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
现在城市家庭偏溺爱型的比较多,特别是爷爷奶奶等祖辈家长带养孩子的家庭,一般都属于溺爱型。家长对孩子回应比较高,凡事以孩子为中心,倾向于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希望孩子快乐、不遭受挫折。但对孩子要求却比较低,凡事只要孩子不愿意做或做不到,就算了。
这种教育风格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非常强的权利意识,常常喜欢通过发脾气来控制或支配别人,想要就得给,哭了就得管,不理他不行。缺乏责任感,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推卸责任,责怪别人或找客观原因。很少考虑他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孩子得到满足太快,而自己没有经过努力和付出,所以意志发展差、自控力差、比较容易情绪化,而且喜欢通过挑战权威和标新立异来获得价值感。
(2)严厉型
严厉型的父母对孩子期望高、要求多,但是对孩子的回应比较少。
这类父母通常对自己的生活经验非常自信,相信自己什么都知道,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常见于一些学历较高的父母。他们觉得自己经历太多了,什么都懂。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不相信孩子,也不尊重孩子,因而对孩子的回应比较少,但是对孩子的期望高、要求多而且严格,要求孩子必须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这类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比较听话,但容易缺乏主见和自信,创新能力差,尽管可能比较优秀,但是不快乐。
(3)冷漠型
冷漠型的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对孩子没什么期望和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回应得也比较少。总之,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疏于管教。相比起前面两种,这是坏的一种教养类型,但可怕的是,许多父母正在朝着这种类型发展。一类是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将孩子交给老人,而老人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外,不懂心灵沟通,更不知如何管教孩子;另外一类是将孩子交给手机和电视的父母。晚上回家后的有限时间本来应该对孩子进行高质量陪伴,但有的父母可能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自顾不暇,疏于对孩子关爱,缺乏与孩子沟通。为了避免孩子吵闹,就让他们自己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浪费了许多本应亲子互动的宝贵时光。
这样养育的孩子长大后自控力差,缺乏自信,创新差,不快乐,缺乏竞争力。
(4)和谐型
和谐型的父母,会在一定规则框架下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父母对孩子期望高,要求比较恰当,同时,父母也能积极回应孩子的要求,亲子关系比较和谐,孩子愿意配合父母的要求,全力以赴地去努力达到既定的目标。
这样的父母不仅关注孩子的成绩或结果,也非常在乎孩子的努力、积极的态度和道德行为表现。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着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愿意为了目标而全力以赴,同时,在遇到困难时也能接纳自己、接纳现实,并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立足从解决问题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教育专家数十年教育一线工作经验,辅导成千上万家庭。
★六步回应法,适用于任何场景,可让孩子以平和的情绪接受,并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案例及教育理论视频再现,具体场景加深对正确回应的理解。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书摘插图
前言
我多年研究家庭教育,深度了解和咨询过无数的家庭和孩子,逐渐练出一种能力,只要我与一对父母交谈一会儿,就能大体推测出他们养育的孩子可能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同样,和一个孩子——不管是幼儿阶段的孩子,还是中小学生——交流一会儿,我也能大体判断出他父母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和教养孩子的观念。
因为孩子都是家长培养的,从小到大,父母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价值观、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在与孩子每天的各种互动中不断地影响着孩子,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比如,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和教育观念特别强调父母的权威,要求孩子要尊重父母,倾向于认为乖巧听话才是好孩子,只有这种类型的孩子才会受到大家的肯定和表扬。这种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显得听话、顺从、遵守规则,但是这些孩子思维比较受局限,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家庭教育观念开始强调要尊重孩子、接纳孩子。曾经有一段时间,“接纳”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家庭教育文章中,大有言必称“接纳”,否则就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势头。特别是“无条件接纳”的说法风靡时,有的家长说:“好吧,我接纳孩子,接纳孩子有娱乐的需求、学习成绩不好、不想写作业,接纳孩子的懒惰……”结果导致很多孩子被溺爱,培养出一批好吃懒做的孩子。他们不能吃苦,不想做事,不想承担责任,不愿意承受一点挫折和委屈,凡事以自己的感受和快乐为原则。很多人采用“无条件接纳”,把孩子惯坏了,于是,又开始严格要求孩子。很多文章又开始讨论规则和承担责任的问题。或者,有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充分尊重和百般接纳,长大之后发现孩子养了一身的毛病,又开始严格要求孩子。这些家长一直在溺爱和严格之间摇摆,不知道怎样把握教育的分寸。
我经常思考,到底要接纳孩子什么?怎么接纳?只知道“接纳”这个词风靡后,家长们就全凭自己的理解去操作,很容易做错。应该深入研究接纳的内涵,给出接纳的操作性定义,才能确保家长正确地接纳孩子。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发现家长是通过每天都在进行的亲子互动中的回应和要求来实现对孩子的塑造与培养的。如果把家长对孩子的回应分为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就能让接纳的问题一下子清晰起来。家长对孩子精神回应的原则应该是无条件接纳,体现在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对孩子的感受、情绪和想法等方面的理解和接纳;而行为回应则要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则和道德的要求而区别对待。
本书对家长教养习惯也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改变家长不良教养习惯的步骤和方法,并配有小程序,引导家长每日自我反思,帮助家长摆脱旧教育习惯,建立新教育习惯。
回应与要求的原理,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也适用于家庭和职场中各种冲突的解决,在缓解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时,都能很好地借鉴。
由于时间仓促、写作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敬请勘误乞多交流。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父母只关注孩子对事情做出的反应,却没有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因而往往做出不恰当的回应,而这样的回应常常会造成亲子隔阂,还可能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导致亲子问题的一个主要障碍。
在大人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各种常见的儿童行为还会被误读和夸大,以至于在孩子需要宽容时不能淡定从容,在孩子需要陪伴时又力不从心。只有当父母与孩子共情,真正蹲下身来,面对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而不只是满足孩子一时的情感需求,或者以一时的行为来评价孩子,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本书正是从回应孩子这个角度展开,指出了正确回应孩子在亲子关系乃至塑造孩子人生观念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各种回应方式运用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使父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各种回应对孩子产生的直接影响,进而能够对自己的回应方式进行反思,这对于改善亲子沟通有非常好的作用。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375+)
- 少量广告(199+)
- 好评多(467+)
- 中评(491+)
- 经典(362+)
- 书籍多(142+)
- 无盗版(124+)
- 愉快的找书体验(72+)
- 一星好评(381+)
- 已买(624+)
- pdf(189+)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5-02-02 04:30:09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冯***卉: ( 2025-01-09 12:42:0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利***巧: ( 2025-01-31 00:19:4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权***颜: ( 2025-01-16 02:28:2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堵***格: ( 2025-01-09 19:59:12 )
OK,还可以
- 网友 濮***彤: ( 2025-01-03 22:03:55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苍***如: ( 2025-01-31 23:02:06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方***旋: ( 2025-01-12 04:02:3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菱***兰: ( 2025-01-13 01:55:17 )
特好。有好多书
喜欢"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用正面回应化解一切亲子难题,不吼不叫,让父母与孩子在良好的关系中彼此建造、共同成长。)"的人也看了
复活托尔斯泰原著列夫托尔斯泰三部曲世界名著 高中语文教材配套阅读长篇小说畅销书 高中名著高中生书目 高一书目课外书籍高二高三 高中书目全套12本之一经典文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9787511427083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纯粹的街头艺术Street Art Uncut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年末清仓】2010年度:经济法全真模拟试题(中级会计资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 55020实施指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星空访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VI设计教程(升级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市场竞争法与创新战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建构舞蹈:创意舞蹈教学指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新高考新思路辅导与训练 物理 高三全一册/高3年上下 含答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小巴掌童话美绘本 注音版全4册小学语文的张秋生小巴掌童话 一二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绘本故事书籍少儿绘本故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大学俄语东方(新版)(2)(语法练习册)——“东方”学生用书语法点解析手册,学习语法不再是难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清仓!原装!正版!专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2DVD视频讲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年末清仓】2010《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工程部分)》命题点全面解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跆拳道快速入门与实战技术(畅销全彩版)(附DVD光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