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潭:北平新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潜龙潭:北平新事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何光沪、夏晓虹、雷颐、马勇等名家推荐。汉学家苏慧廉之女,英国驻华领事夫人 ,作家,社会活动家 谢福芸,英国名媛讲述“中国故事”风靡欧美,首度原版引进。【司母戊工作室出品】
内容简介:
《英国名媛旅华四部曲》由英国知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谢福芸(Dorothea Soothill Hosie)四部关于中国经历的长篇小说组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度畅销欧美。谢福芸是清末汉学家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之女,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于中国,并在浙江温州度过美好的少女时光。后负笈剑桥,毕业后又重返中国,在北京创办培华女校。1913年嫁给英国外交官、探险家谢立山爵士(Sir Alexander Hosie)。她的聪慧、及通晓东西文化的学识,再加上父亲、夫君横跨中英政学两界的人脉,为她深度了解中国提供了一般人不具备的条件与资源。她一生六度来华,走过大半个中国,结识了很多中国人,并直接见证了诸多近代史重大事件。她是勤奋的,一路走来,把所见所闻所思一一记下。
辛亥后避居津门,住在翁同龢侄孙翁斌孙家中,她将这段难忘的经历写成了《名门》;1926年作为中英庚款访华代表团秘书,她将一路的探访,包括与胡适、丁文江、阎锡山、吴贻芳等人的交往,写成《中国淑女》;1935年,为排遣夫君、父母相继去世的悲伤,她到重庆、太原、温州追寻亲人的踪迹,当时已结束北伐后的中国正处于“黄金十年”,又一次青春焕发,她将对亲人的挚爱及对中国的祝福,写成《崭新中国》;但随后中国与英国均深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她在战火燃烧的英国东南小城福克斯通,用追忆写成《潜龙潭》,以一所北平女校及几个普通中国女人的故事,寄托她对中国的感念及正义必胜的信心。谢福芸生活的年代及笔下的四个中国故事,时间上恰好覆盖了清社既屋、共和初缔、北伐军兴、御侮救亡这四个近代史上的重要主题。她的作品虽名为小说,自称主要人物虚构,但故事、史实及时代背景却并非虚构,她以亲历者的视角及丰富的见闻,以细腻的笔法生动勾勒了过去一百年几度处于新旧交替中的中国人——男性与女性、成人与儿童、名人与普通人——在家国巨变的时代洪流中困惑、沉浮、憧憬、奋斗的历程。谢福芸对笔下的中国既满怀深情,亦有旁观者的冷静,她“赞扬他们的美德,宽恕他们的瑕疵”。这些作品在近一个世纪前曾促进西方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而今天,给予中国读者的除了有细节有温度的史料,更是回望思考历史的崭新视角。
谢福芸在中国接触、结交乃至成为终生挚友的,既有名门望族,也有普通百姓,尤其与书中的宫家(即翁家)几代人结下的深厚情谊,历近百年不衰。翁同龢五世孙,著名艺术史家、收藏家,现居美国的百岁老人翁万戈(其父翁之憙,即书中主人公之一励诚)为四本书欣然题写书名,堪称穿越世纪、跨越东西的一段文坛佳话。
书籍目录:
第 1 章 柳色黄金嫩
第 2 章 月洞门内
第 3 章 晶莉
第 4 章 天井
第 5 章 蛋糕的故事
第 6 章 早餐桌边的对话
第 7 章 太极拳的益处
第 8 章 树华
第 9 章 顾先生
第 10 章 火锅
第 11 章 驼峰
第 12 章 “一捧雪”
第 13 章 两个邪恶的侄子
第 14 章 三十个银币
第 15 章 地下室里的谢赫拉莎德
第 16 章 我父亲的义女
第 17 章 我母亲的教子
第 18 章 潜龙潭
第 19 章 石榴园里的誓约
第 20 章 我成了学校的校董
第 21 章 卯时
后记 橙色丝袍
译后记
作者介绍:
谢福芸(Hosie, Dorothea Soothill,1885-1959) 著
英国作家、中英关系活动家。英国循道公会著名赴华传教士、汉学家苏慧廉之女,1885年11月出生于浙江宁波,后随父母在温州长大。七岁时回英国就学,毕业于剑桥大学纽海姆学院(Newnham College,Cambridge)。完成学业后返回中国,1911年前后与包哲洁(A.G.Bowden Smith)在北京创办培华女校,并自任英文教习。1913年嫁给原英国驻华外交家、探险家谢立山爵士(Sir Alexander Hosie,1853-1925),并协助编辑了《中国商务地图》(Commercial Map of China)。1926年出任中英庚款访华代表团秘书。1931年苏慧廉去世后,将其父英译的《论语》书稿加以编辑,作为“牛津经典丛书”之一,于1937年出版发行。谢福芸一生六次访华,撰写了多部有关中国风物、人情的书籍,畅销于欧美,多次再版重印。
沈迦 主编
1969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9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系。浙江大学文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为记者、编辑,后创业经商,现居温哥华,从事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历史研究。著有《寻找·苏慧廉》《一条开往中国的船》等。《寻找·苏慧廉》2013年获评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并入围《纽约时报》《经济观察报》《南方都市报》等年度好书榜单,凤凰卫视据此两度拍摄同名记录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 1 章 柳色黄金嫩
1943年,英格兰春色如许,我开始动笔。窗外是一片田园,一只年幼的牧羊犬正在接受训练。此刻,它正盯着主人的脸色,刚才成功地将一群母羊赶到了食槽边儿上。羊儿们神色肃穆,毛茸茸的脸慢悠悠地伸进供它们享用的麦片和糕点里,齐整的纤细脚踝如同一小片树林,撑起上面由躯体组成的坚实方阵。再近一些,睡莲池里倒映出朵绽放的水仙花影,喇叭状的花瓣吐露芬芳,仿佛要唤醒下面仍在沉睡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中国人如是说。他们目光如炬,早就预见:夏天一到,莲花就会从泥泞不堪的池塘中昂首而出,然后,明媚肆意地红,耀眼夺目地白。再远点儿,蜿蜒着一条小河,岸边弱柳扶风。可是,英国柳树的树梢都修剪过,柳条和枝干也被整理得服服帖帖,少了一种恣意的美。
在中国的北方,春天也会用小河和柳树吹响降临的号角。那里可能一连六七个月都不下一滴雨。如果冬天里下了雪,农民们就会十分庆幸,因为雪水能够软化钢铁一样坚硬的土壤。再之后,伟大的转变即将上演。一望无际、单调沉闷的褐色平原上,会陡然冒出几排金子一般星星点点的嫩绿。我母亲在太原见到这一幕的时候多么兴奋啊,尤其是在一个漫长灰暗的冬天之后。可我仍觉得她的反应有点儿小题大做——当时的我刚从绿树成荫的英国回来,早已看惯了绿色。“快过来,亲爱的,快来看看啊!柳树在长叶子呢!”不是我们阴霾天气里那种暗淡的灰绿色调,它们的萌芽是那种近乎黄金色泽的嫩绿,像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椭圆的嫩叶好比露珠,在细长的枝条上滑落。丝绦优雅低垂,小小树叶光彩夺目,鲜嫩欲滴,恰似穿过纤纤玉指的雨滴。无怪乎北京的手工艺大师们会醉心于雕琢微型柳树当桌面摆件。他们将绿孔雀石雕成小树,又拿绿翡翠和粉碧玺做成叶状小片挂在树上,当真别样的精致美妙。
据说,观音的一种化身拥有成百只手臂,抑或上千?对其而言,不论多少,总归满足世尊本意。我到过一些寺庙,仰望过他安然的面容,他坐卧于高处,随时准备度化我们每个人。而我,偶尔会从心底里冒出些许对全知全能之神的抵触情绪。彩塑的佛像高大伟岸,百臂千肢,睥睨着渺小的人类。手臂从佛像肩膀处生出,在躯干两侧伸展开来。我非常好奇,一副肩膀上竟能造出这么多手臂,工匠们是如何做到的?于是,我踱到神像之后,去探索这在几何学上究竟有怎样的计算难度:和我们做神像时雕刻一对单独的天使翅膀相比,这其中关窍的确复杂得多!此外,佛像有千手,手上又各持一目,绘有瞳孔,以示他目光远大、洞悉世事,简言之:世间之事,他无法回避。众多手臂和眼睛任凭他调用,然而,却注定要看到很多他亦不愿亲眼所见之事。但我有时会想,对于凡人而言,这也实在不公。我们为何不能偶尔从他众多的手臂和眼睛中借用一两只呢?佛也不可能同时全部用上吧。我想求借一只臂膀,哪怕只有那么一次,然后把手伸向窗外,小心翼翼地擎住手里的眼睛——如果不慎将它跌落,定是无可挽回之失——将掌心的目光送向远方,延伸再延伸,就像一部佛经里提到过的:一日,佛祖希望太阳停止转动,于是伸出手握住了它。就像我们的耶和华。
佛祖赐予我的手臂,穿过悲伤而不屈的荷兰,越过苦难而动乱的德国,拂过俄罗斯的无尽平原、重重铁岭和西伯利亚的白桦林海,掠过戈壁沙漠上的璀璨砂砾和可怕干旱,来到北京所在的平原,来到嫩柳初萌的茵茵柳岸。这里有我的一位老朋友,老张,正挥着锄头在菜田里劳作。春天已经用嫩柳叶给他捎了信儿,她就要来了。当然,在此之前,一月底左右,我们就会从老张那些矮李子树上瞧出了一些端倪,在还算和平的岁月里,在旷野的柳树吐露芳芽之前。这些矮小的李子树,在地下的“育婴所”就已感受到了春天旗帜的颤动。“张老爷子”,我礼貌地轻声唤道,没有用握在手里的第三只眼睛,而是用自己的一双眼睛望着他,“您下来这地下温室,跟我待会儿吧,就和以前一样。咱们在一起悄悄聊会儿天,就像水草在河里窸窸窣窣。我想听您说说近况,还有您那些李子树。我看到这边的柳树都发芽了。可不是嘛,您那些小李子树都在角落里的麻布袋子下边吧,等着来年就能开花结果了。一定得藏好了,躲开那些贪婪无耻的日本兵。他们真该像你们一样,敬重这些树木。说句实在话,他们以前可能也会培育树木,那会儿他们的心思还在生产发展上,现在却只会搞破坏。如果他们发现了这些李子树,一定也会一个子儿都不付地统统拿走。以前,您也许总会抱怨我们这些‘洋鬼子’,但我们还真没怎么压价,基本上都是按您的价儿把东西买了。现在,我们不也是这样做的么?我们的门房每每谈起他们的讲价经,还总觉得我们对您太大方了呢。您看,这些树木的造型多别致啊,就像希腊的七弦竖琴或者是一副精致的下颔,细枝代替了琴弦,期待再次奏起生机蓬勃的乐章。”
这时,老张一定会说:“你说特别的那棵树,是我爹栽的,精心培育了二十多年呢。另一棵是我爷爷种的,别看其貌不扬,其实内有乾坤,就像是老子李耳参悟天道,八十多岁的时候仍旧鹤发童颜。那边刚正在培育的树,是我大儿子的杰作,当然我也帮了些忙,不过他真是块种地的好坯子。可日本鬼子拿枪打进来了呀,我那儿子就和他兄弟姐妹一起离开家,跟着蒋委员长去解放中国了。弄得我们老两口到了这把年纪,身边都没个孩子照顾,都是丫小日本闹的!”聊到这儿,我真怕他会啐上一口。
“您儿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佛祖保佑,就算他到了黄河的源头。”我用耳语安慰着老张:“没错,就算他已经捡起银河河畔的石头。” 要知道,中国北方的黄河,大浪涛涛,一泻千里,终与天边的银河交汇相融。这两条伟大的河流,于天上人间,滋养着我们的土地。
“起码,”老张嗤笑一声,“我儿子这次出远门比皮猴子强,能留下些好念想。”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猴子是非常顽皮无赖的动物,喜欢在所到之处留下便溺作记号。“这群小日本在中国折腾完就像猴子撒完野留了泡猴尿,其他啥也没留下。”老张一脸鄙夷轻蔑地说。
就在这时,远远传来一声嚎叫,撵起一群乌鸦。老张迅速起身,小心翼翼重新放好麻袋,又把一堆萝卜推在上面遮掩;为了更好地掩饰,还特意在上面撒了些土。之后,他重新换了烟袋的火,踩着泥土台阶出了地窖。他拾起锄头,又在菜地里忙活起来,翻着地里的土疙瘩。只是这脑门上突然冒出的汗把他出卖了。他的老伴走了过来,刚才的警报就是她发出的。
“乌鸦来了,这群倭人!”她嘟嘟囔囔地抱怨着,“看谁比他们强就抢谁,就会搞破坏——不是男人的玩意儿!”这或许是严重的咒骂,意思说那种人根本没有男性特征,是个阉人。她口齿漏风,干瘪的嘴絮叨着:谢天谢地,过了门的女儿早早离开家投入战场。山里的亲戚们难以理解她这种念头。但又有谁知,她是多想要个承欢膝下的小孙子哟!她往脸上抹了把灰,即便已年过六旬,也有可能会引起日本兵的邪念,被他们捉去当慰安妇。她把本来齐整的头发扯乱了些,回到房里,开始在灶上生火。呛人的烟雾在小屋里弥漫开来,她燃起仅有的柴火——干枯的秸秆,顿时浓烟滚滚。假如日本兵来带走了她,就让他们尝尝这浓烟的滋味,她会一直咳喘,他们能从她身上得到的仅此而已。
掠夺成性的鸦群乌压压地过来了,身着卡其色军服的矮小男人们撇着罗圈腿,外表看上去还算齐整,脸上却挂着虚伪的笑,露出满嘴金牙。他们冲着田里耕作的人不知在嚷嚷些什么,挥着锄头的那人穿着松松垮垮的蓝色短裤,汗水在赤裸的躯干上蜿蜒流淌。这些“乌鸦”看上去心情不错,不停在笑。她从纸糊的格子窗向外望去,看到他扯了扯衣服,拿起一条土耳其毛巾擦了擦颈上的汗水。他并不知道,这条毛巾是一个日本小姑娘洒在织布机上的辛勤血汗织就的。为了偿还父亲的债务,小姑娘卖身给工厂五年做苦力,她的父亲和老张差不多年纪。还算幸运,她付出青春年华的地方只是家工厂,不是什么更糟的地方。张妈妈看着自己的老伴面带笑容,点头哈腰地指着什么,就知道这队人马是在茫茫田野里迷路了。这事儿也就是发生在白天,若在晚上,这伙人绝没可能安全回到营地,她可能会亲自冲他们举起锄头!他们枪杀了邻居家的儿子小吴,就在他双亲的眼皮底下。当时小吴才19岁,还没成家,“他手上有茧子”——这些日本兵据此就怀疑他必定拿过枪。难道他们不知道常年握着锄头和铁锹也会让双手长出老茧么?的确,小吴曾离开过家,想要加入解放中国的队伍,但这些日本兵又怎会知晓这些?现在,他们叽叽咕咕笑嘻嘻地走了,还要向老实的中国人卖好。“把我们都当成什么人了?”张妈妈怒火中烧。这话不久以前我们的英国首相也义愤填膺地讲过。
现在,我不再是一尊静坐莲台、全知全能的佛祖,振臂一挥尽晓天下之事;我,仅仅是一个心怀苦楚、无力自拔的凡人,咬紧牙关吞下世间悲凉。但我的心灵仍在翱翔,离开了老张和他坚韧的生活。毕竟,阳光雨露才是他的同盟,意义非凡的战友。
英国的家里,老詹金也一边抬起右手娴熟地拾掇卷心菜,一边思索着如何保护他那些宝贝的耧斗菜和康乃馨。老张不得不把他的宝贝们当秘密一样深埋在地窖,而老詹金却已能大大方方地把它们拿出来展示了,虽然数量比和平时期少了许多。我继续向前飞驰,穿过北京西门的城墙和岗哨,越过讨厌而冗长的日本哨兵队。(当初,他们本国民众同意送他们出来征战,现在又当他们是累赘,二者争执不休。)我们就此停下,降落在这条宽阔的主干道上,转过东四牌楼的红柱,穿过高墙之间蜿蜒的小巷,终,我抖落掉一身伪装,停止了愚蠢的幻想,亲身来到一座铺设停当的四合院,这就是两位女士所开办的女校。魏小姐和骆小姐,二人都已步入中年,一位身材高大,一位体态娇小。
魏小姐握住我的双肩,轻轻摇晃,热泪盈眶,这是她迎接密友的方式。骆小姐靠近我时,我会伸手臂搂住她,轻吻她丰满的面颊,她也会一边轻笑着,一边不甚娴熟地回礼。或许她仍会觉得贴面礼这种方式太过狎昵,称不上得体,而魏小姐则根本不会接受这种礼仪。但这又有何关系?
“亲爱的姐妹们!”我将这么说道,“我回来了,又和你们在一起了!我说过一定尽快回来,但你们也清楚,这场战争……可我并不是完全离开了,我的身心有一部分一直在回来的路上。虽然我人不在,但你们的记忆中有我。我不是你们的姐妹吗?不是你们学校的校董吗?你们的事业进展如何?我亲爱的侄女晶莉近况如何?什么?她已经离开了?那好,她如今在哪儿?顾先生呢?还有小金宝呢?”
她们定会告诉我许多——但我们好还是从开头说起。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英国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通”、谢福芸(Dorothea Soothill Hosie)四部中国题材小说首度翻译引进
★四个中国故事,时间上恰好覆盖了清社既屋、共和初缔、北伐军兴、御侮救亡近代史上四大的重要主题
★亲历者的视角与丰富的见闻,提供了有细节有温度的史料,以及回望历史的崭新视角
★作者对笔下的中国既满怀深情,亦有旁观者的冷静,她“赞扬他们的美德,宽恕他们的瑕疵”
★作者与书中的宫家(即翁家)几代人结下深厚情谊,历近百年不衰。翁同龢五世孙,著名艺术史家、收藏家,现居美国的百岁老人翁万戈(其父翁之憙,即书中主人公之一励诚)为四本书欣然题写书名,堪称穿越世纪、跨越东西的一段文坛佳话。
★何光沪 夏晓虹 雷颐 马勇 等名家推荐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何光沪 夏晓虹 雷颐 马勇 推荐
请设想一下:如果你从小到现在,一直住在一个村子里,然而,你对自己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兄弟姊妹、爸爸妈妈的兄弟姊妹,以及同你家走动*勤、互动*多的那些邻居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却都所知甚少,隔膜陌生,甚至由于父辈的纠纷恩怨而抱有偏见、心存芥蒂,那对于你的心态、人生,不是大有影响吗?这四本小说形式的历史书,对于还住在“地球村”的国人来说,真有大大增进认知、改变心态,有益人生的作用——因为,作者是村里一位同我们情深意长的邻居“阿姨”,她讲出了我们所知甚少的爷爷奶奶、叔伯姨婶……的真实又精彩的故事。其中,不光有大名人(翁同龢、康有为、胡适之、张学良……)令我们好奇,而且有陌生人(官员、教师、中国人、外国人)令我们感动,其实,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今天,还有明天……而且,这影响是好是坏、是大是小,基本上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认知!
——何光沪(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晚清以至民国,中国女性的生活与观念处在重大甚至激烈的变革中。谢福芸以域外异文化的视角撰写了一系列中国题材的小说,其中几乎涉及到妇女解放运动的所有关键词:不缠足、办女学、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哪怕贵族小姐只争取到了“终身不婚”的结果)、抵制纳妾等。她在中国接触交往的不仅有名门贵妇,也有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们都要面对婚姻、生育、自我意识、子女教育等难题。这种观察与记录对于今天的我们是一份亲切可感的史料,但比史料更珍贵、更吸引我的是谢福芸对她的中国姐妹发乎内心的理解、宽容与同情,她以她们的一分子自居。而没有她们,就没有今天。
——夏晓虹(北京大学 教授)
英国女子谢福芸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苏慧廉,她的丈夫是英国中国问题专家,也是数度出使中国的英国外交官谢立山。特殊的家庭背景,长时期的中国生活经历,丰富而多元的人际交往,细腻入微的观察,让谢福芸这几部名为“小说”的作品具有非凡意义:以比历史书写更准确,更细节,更人性的方式,记载了自晚清至二十世纪中叶对中国的“所见所闻所传闻”,是理解那个时代*直接的历史记录,对于想了解晚清民国的读者,完全可以视为历史读物,而且更轻松,更形象,更直观。
——马勇 中国社会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研究员
书籍介绍
《英国名媛旅华四部曲》由英国知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谢福芸(Dorothea Soothill Hosie)四部关于中国经历的长篇小说组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度畅销欧美。谢福芸是清末汉学家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之女,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于中国,并在浙江温州度过美好的少女时光。后负笈剑桥,毕业后又重返中国,在北京创办培华女校。1913年嫁给英国外交官、探险家谢立山爵士(Sir Alexander Hosie)。她的聪慧、及通晓东西文化的学识,再加上父亲、夫君横跨中英政学两界的人脉,为她深度了解中国提供了一般人不具备的条件与资源。她一生六度来华,走过大半个中国,结识了很多中国人,并直接见证了诸多近代史重大事件。她是勤奋的,一路走来,把所见所闻所思一一记下。
《潜龙潭:北平新事》是《英国名媛旅华四部曲》的最后一部。
本书讲述了谢福芸在北平客居数月,与三位品行高洁、可敬可爱的中国女性——魏树华、骆香华、魏树华的侄女晶莉相处相知,彼此欣赏,最终与魏、骆两位女士结为异姓姐妹的经历。故事发生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处于最后平静中的北平,书中的作者浓墨重彩刻画了三位女主人公——她们不惮世俗偏见,团结一心,苦心孤诣,面对重重内忧外患,惨淡经营着一所北平女子学校,为刚刚摆脱身体与精神的桎梏的中国女孩们创造了一座世外桃源。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azw3(298+)
- 藏书馆(356+)
- 差评少(628+)
- 赞(316+)
- 还行吧(591+)
- 方便(328+)
- 二星好评(150+)
- 无缺页(312+)
下载评价
- 网友 薛***玉: ( 2025-01-09 23:31:45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印***文: ( 2025-01-26 06:45:4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石***烟: ( 2025-01-18 10:31:45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步***青: ( 2025-01-22 14:31:48 )
。。。。。好
- 网友 蓬***之: ( 2025-01-21 04:19:34 )
好棒good
- 网友 林***艳: ( 2025-01-31 17:25:1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訾***晴: ( 2025-01-23 14:15:03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石***致: ( 2025-01-30 22:19:41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养***秋: ( 2025-01-03 20:26:5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焦***山: ( 2025-01-10 03:52:40 )
不错。。。。。
- 网友 通***蕊: ( 2025-02-02 11:57:18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索***宸: ( 2025-01-17 02:30:37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家***丝: ( 2025-01-17 13:59:32 )
好6666666
喜欢"潜龙潭:北平新事"的人也看了
2013 MBA、MPA、MPAcc联考英语阅读理解完全攻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读史方舆纪要繁体竖排全12册点校本校勘记 读史方兴纪要中华书局正版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 顾祖禹撰施和金点校清初地理学方志著作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爱心伴孩子成长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Access数据库基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用书:2018西医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押题密卷(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CFA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中文手册(CFA一级)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古典绘画工作室 在传统工作室实践的完整课程 英文原版 Classical Drawing Atelier 英文版 Juliette Aristides 进口英语原版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淳溪镇 徐耀新 著 徐耀新 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20秋 小学教材全解 三年级科学上 教育科学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楚辞集注(线装 一函六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宇宙立体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黑猫英语分级读物:小学D级4,魔法鼠标(一书一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12-证券投资分析-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练习试卷与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