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都德短篇小说选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法文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最后一课 都德短篇小说选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法文版)精美图片
》最后一课 都德短篇小说选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法文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最后一课 都德短篇小说选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法文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591476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
  • 页数:586
  • 价格:49.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软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豪华软精装,中文译文+法文注释本(全2册),中文译本由翻译名家柳鸣九先生精心翻译。法文注释本对生词、长难句分析、文化背景、翻译赏析等注释,助你全方位读懂原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集,包含《星期一故事集》(7篇)和《磨坊文札》(24篇)两部分。其中《*后一课》颇具表现力,作为“爱国主义文学”的经典名篇,作者将对主权沦丧的痛心和炽热激昂的爱国热情尽书于纸面。

《磨坊文札》以一间小小磨坊为源泉,描写了作者家乡普罗旺斯的风土人情,以对小人物平凡生活的生动刻画,抒发对故乡的怀无限恋,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1897),法国普罗旺斯人,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了十三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因其深刻的爱国主义主题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也让都德在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

  柳鸣九,著名学者、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教授,历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著有三卷本《法国文学史》(主编、主要撰写者)、《从选择到反抗》《法兰西风月谈》等;译著有《雨果文学论文选》《局外人》等,2000年被法国巴黎大学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短篇小说精选,世界短篇小说文库中的瑰宝。

◎名家名译:法国爱国主义小说家——都德的代表作,翻译名家柳鸣九倾情献译。

◎切肤的亡国之痛,激发炙热的爱国之心。有趣的乡间故事,谱写动人的思乡之情。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中文经典译本,忠实准确、语言传神。

◎法文注释本注有生词、短语、人文知识、长难句分析和翻译赏析,带你全方位读懂法文原著。

◎唯美软精装,法语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的藏书之爱。

◎入选我国的中学语文课本,成为我国家喻户晓、具有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 

同系列图书推荐:

★《卡门》(中文译本 法文注释本,全2册)

★《局外人》买中文版赠法文版

★《茶花女》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

★《巴黎圣母院》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

★《八十天环游地球》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

★《海底两万里》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


书摘插图

后一课                                                                     

——一个阿尔萨斯孩子的故事                                                         

这天早晨,我很晚才去上学。我非常害怕被老师训斥,更何况阿麦尔先生说过要考一考我们分词的用法,而我连一个字都不会。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动了逃学去田间玩耍的念头。

  天气那么暖和,又那么晴朗!

我听见乌鸫在林边歌唱,普鲁士士兵在锯木厂后边的里贝尔草地上操练。这一切比起分词规则来要诱人多了。不过,我还是忍住了逃学的愿望,向学校跑去。

  经过村政府的时候,我看见布告栏前围着好多人。两年来,所有坏消息都是从那里发出的:比如打败仗啦,征兵征物啦,普鲁士军队司令部的命令啦,等等。我一边跑,一边想:

“又有什么新花样了?” 我跑着穿过广场的时候,铁匠瓦克特尔正和他的学徒在看布告,他朝我喊道: “别这么急,小家伙!你去得再晚都不会迟到的!”

我知道他在嘲讽我。我气喘吁吁地跑进学校的小院子。

  平时,上课之前,教室里总是乱哄哄的,喧闹声连街上都听得见:同学们开关课桌的声音,捂住耳朵一起高声背诵课文的声音,还有老师一边用大戒尺拍打桌子、一边大叫的声音:

“安静一点!”

我原本打算趁乱偷偷溜到座位上去。可是偏偏这一天教室里却非常安静,就像是星期天一样。透过开着的窗户,我看见同学们已经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阿麦尔先生则用胳膊夹着那把可怕的戒尺,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我必须推开教室的门,在这一片寂静之中走进去。可想而知:当时我有多么尴尬、多么害怕呀!

然而,竟然什么事都没有!阿麦尔先生看了我一眼,并没有生气,而是温和地对我说: “快去坐好吧,小弗朗兹;你再不来,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了。”

我连忙跨过凳子,坐到课桌前。稍稍定下神来之后,我才发现我们的老师穿着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领口系着精心折叠的领结,头上戴着绣花的黑色丝绸小圆帽。这套装束,只有学监来视察或者学校颁奖的时候他才会穿。另外,整个教室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气氛。不过让我惊讶的是,教室后面平时空着的凳子上,坐着很多村里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默不作声。我看见头戴三角帽的奥泽尔老人,前任村长,前任邮递员,还有其他许多人。他们都显得很忧伤;奥泽尔老人还带来了一本边角都磨损了的旧识字课本,摊开在膝头上,课本上斜放着他的那副大眼镜。

  我正在惊讶眼前这一切的时候,阿麦尔先生走上了讲台,用刚才对我说话时那种温和而低沉的声音说:

“孩子们,这是我后一次给你们上课。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今后一律只准教德语……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的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认真听讲。”

这几句话把我惊呆了。啊!这些坏蛋!贴在村政府门前的原来就是这个消息! 我的后一堂法语课…… 而我连字都几乎不会写!这么说,我以后永远也不能再学了!

我的法语就到此为止了!…… 现在,我是多么后悔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后悔逃课去掏鸟窝,去萨尔河溜冰啊!刚才我还嫌我的那些课本——语法课本,还有神圣的历史课本

——是那么讨厌,背在身上是那么沉重,可现在它们却像是我的老朋友,让我难舍难分。还有阿麦尔先生,一想到他即将离开,再也见不到他,我就忘记了以前所受的处罚和所挨的戒尺。

  可怜的人! 原来,他是为了这后一课,才穿上这漂亮的盛装的。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村里的老人们都坐在教室的后面。他们这样做,仿佛是在后悔以前没能经常来学校;也好像是在向我们辛勤工作四十年的老师表示感谢,向离他们远去的祖国表示敬意……

我就这样胡思乱想着,突然听见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诵了。如果我能从头到尾把这条众所周知的分词规则大声地、清晰地、一字不错地说出来,我真的什么代价都愿意付!但是,我刚开始背诵,就稀里糊涂了。我站在凳子前,身体晃来晃去,心里难受极了,连头都不敢抬。我听见阿麦尔先生对我说:

“我不责怪你,小弗朗兹,你受的处罚够多的了……事情就是这样。

  我们每天都在对自己说:‘得了,我有的是时间。明天再学吧。’现在你看到后果了吧……啊!我们阿尔萨斯的不幸就在于总是把对孩子的教育推到明天。现在那些人可有话说了:‘怎么?你们还号称自己是法国人?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可怜的弗朗兹,之所以造成这一切,的责任不在于你,我们每个人都有要责备自己的地方。

  “你们的父母没有尽力让你们读好书。他们宁愿让你们去农田或纱厂干活,好多挣几个钱。还有我,难道我自己就没有任何可指责的地方吗?我也不是经常让你们放弃学习,给我花园里的花草浇水吗?我想去钓鳟鱼的时候,不也问心无愧地给你们放假吗……”

  ……


媒体评论

◆都德是卓越,有魅力,不朽的文学家;他具有妙趣横生的极为独特的风格,他对生活有着天赋的敏感,他描绘的生活是如此有个性,如此惟妙惟肖,即使他信笔写上几页,也会使他心灵的震响与我们的语言共存。——左拉在都德葬礼上的讲话

◆他说出的每个字都鲜活生动得犹如画笔绘出的景致一般,精练得没有一点多余的修饰。——英国评论家埃德蒙·戈斯


前言

译本序:都德和他的散文化短篇小说

阿尔封斯·都德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斯尼姆城一个丝绸批发商的家庭,由于父亲破产,家境困顿,十五岁时就被迫辍学谋生,在一所中学里当辅导教员,备受学生的戏弄与同事的轻视,早尝了世道的心酸,但由此也获得了日后写作其名著《小东西》的经历与感受。

都德很早就开始写作,十七岁时,他带着处女作诗集《女恋人》来到巴黎碰运气,得到他哥哥——历史学家艾尔莱斯特·都德的提携与帮助,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58年他的《女恋人》得以出版,1860年,他当上了莫尔里公爵的秘书,一面过着清贫的文人生活,一面也常涉足上流社会、交际场所。他尝试写过诗歌、戏剧与短篇小说,都没有得到成功,但他在交际场所的经历却为他以后写作《萨芙》等著名小说准备了生活基础。其间,他还曾不止一次到普罗旺斯与阿尔及利亚作短期旅行,从中又获得了以后创作《磨坊文札》与《达拉斯贡的达达兰》的素材与灵感,这个时期可说是他真正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

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他于1866年发表的短篇集《磨坊文札》终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1868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小东西》更使得都德获得了广泛的文学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在战争生活中,他燃起了爱国主义热情并获得了文学创作的新灵感与新题材,由此,他在战后写出了不少爱国主义的名篇,这些著名的短篇大都收集在1873年出版的《月曜日故事集》里。

都德在文学创作上主要致力于长篇小说,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已获得相当出色的成绩,继《小东西》之后,

1872年他发表了《达拉斯贡的达达兰》,1874年,又有另一名作《小弗莱蒙与大黎斯内》问世,而后,几乎每年出版一个长篇,

计有《雅克》《富豪》《国王蒙尘》《努马·卢梅斯当》《福音传教士》《萨芙》(1884)《达达兰在阿尔卑斯山》《不朽者》《达拉斯贡海湾》,共12部。在短篇方面,除了《磨坊文札》与《月曜日故事集》以外,1879年和1896年还分别出版了《短篇小说选》与《冬天的故事》两个集子。在七八十年代,都德还从事戏剧创作,其作品有四部:《阿莱城的姑娘》《生存斗争》《障碍》与《说谎的女人》,其中《阿莱城的姑娘》后来由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谱曲改编为歌剧,得以广泛流传。此外,都德还著有散文回忆录两部:《一个作家的回忆》与《巴黎三十年》。

都德是法国十九世纪下半叶强大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参与者,早在1875年,当这个流派形成的时候,他是与左拉意气相投的文友,是早的五人“聚餐会”的成员之一。后期,他在文III

坛上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在他周围聚集了一些年轻作家与文学青年。1897年12月16日,他在故乡病逝。

都德是法国文学史上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取得较高成就的作家之一。相对而言,他短篇小说的数量并不多,四个短篇集总共不到一百篇,远不能与莫泊桑相比。在他四个结集中,较为重要的是《磨坊文札》(1869)与《月曜日故事集》(1873)。为读者所传诵的名作,几乎都收在这两个集子里,为数不过十余篇,

但它们以风格、情韵与艺术性取胜,足以奠定都德在法国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显著地位。

都德的短篇小说中值得重视的是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这些短篇广泛流传,脍炙人口,早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文库中的瑰宝。《后一课》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它在不到3000字的篇幅里,以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将东部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了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悲剧。作者利用短篇小说的特点,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方法,在尽可能精练的艺术形式里容纳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题材。他选择了在普鲁士人规定阿尔萨斯省学校里不许再教法文的命令下,一个小学校里学生们上后一堂法文课的场景,把这一堂课提升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使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通过这一堂课表现得非常鲜明突出。作者采取的角度也十分别出心裁,后一课庄严而令人心碎的情景是通过一个顽童的感受写出来的。他懵懂无知的状态在后一课中所受到的极大震动,他带有稚气的叙述中所流露出来的丧失祖国的沉重与悲痛,都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也加强了作品对异族侵略者的控诉。本篇中的人物形象不止一个,都是以高度传神的白描手法勾画出来的,

着笔不多,但给人印象十分深刻,他们在上后一课时的心理感受,集中地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柏林之围》是与《后一课》齐名的佳作,同样也以感人的故事、新颖的构思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兰西民族的悲剧。儒弗上校原是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军人,充满了法兰西荣誉感与爱国观念。普法战争一失利,他就中风瘫痪。巴黎被围的困难时期,他在病床上一直生活在法军节节胜利、直捣柏林的幻想中。他的胜利幻想与眼前战败的悲惨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既表现了这个重病老人天真而热烈的爱国情感,也烘托出巴黎被围的悲剧气氛。在严酷的现实之前,他的幻想必然彻底破灭,而他幻想破灭,终于发现了可怕的现实之日,也就是他生命终止之时。这一不幸的结局使小说具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小间谍》通过普鲁士人引诱利用无知的小孩出卖消息与情报致使法军大败的故事,表现了多方面的思想内容。既揭露了敌军卑鄙、狡诈与残暴的面目,又描写出法军士兵淳朴的人情;既鞭挞了贪图私利的通敌者,又批判了失足者行为的危害。对不同对象区别对待的态度与对他们作不同描写的艺术效果,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与通情达理的分寸感,而把无知的误入歧途的小孩斯泰纳的悔恨之情,与义勇军全军覆没联系起来加以描写,则表现了作者明确的道德告诫的意图。值得注意的是,与其说作者在小说里是着力描写斯泰纳误入歧途的经过,不如说是着力塑造他的父亲斯泰纳老爹这个人物。这是一个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责任感的法兰西公民的形象,也是一个慈祥的父亲的形象,还是一个恩怨分明的硬汉的形象。他为了报仇雪耻,与强大的敌军进行了决死的战斗。在作者笔下,这一对父子悲剧故事的感人程度亦不下于儒弗上校。与斯泰纳老爹相似的是另一个短篇《旗手》中的主人公,他同样也是一个文化不高、地位低下的“粗人”,在军队里待了整整20年,也不过得到了一个下级军官的职位,但他在战争失败、全军向普鲁士人缴旗投降的时候,却凭自己的爱国主义勇气与民族荣誉感,敢于面对战胜者进行杀身成仁的反抗。

都德所有这些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共有的一个特点是巨大的悲怆性。在这些短篇里,都德都致力于表现各种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小学生失去学祖国语言的权利;老军人梦想昔日的民族荣誉而不可得;老父亲报仇雪耻失败;老旗手进行绝望斗争。这些人物悲剧性的感情与行为决定于法兰西民族的悲剧,是这一大悲剧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都德这一组短篇小说不仅丰富地蕴含着他自己深沉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且构成了对普法战争这一民族灾难的悲剧意义的深刻发掘,他所达到的这一意境与高度,是法国文学史上其他任何一个作家都未曾达到的。与此同时,都德又怀着愤慨之情在《一局台球》中揭露了军队上层的腐败、妄自尊大与对战争失败应负的不可饶恕的罪责。士兵们已集合起来在战壕里待命,但司令部里台球游戏玩得正起劲,即使敌军已开始了攻击,元帅与将校们仍无动于衷,不下任何命令,致使全军坐以待毙,一局台球打完,全军也遭到了覆没之灾。

都德短篇小说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他故乡普罗旺斯地区生活的描写。普罗旺斯题材在他短篇中占有的比重是显而易见的,著名文集《磨坊文札》中的短篇就是他的怀乡之作。正如莫泊桑在法国文学中以描写诺曼底景物著称一样,都德则以对南方风情出色的描写而闻名。对于都德来说,普罗旺斯的一切都具有迷人的魅力,如他名为《县长下乡》的短篇所描写的,南国乡野的景色是那么迷人,以致一个忙于事务的俗吏也情不自禁醉倒在山林里。都德满怀着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简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普罗旺斯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吕贝龙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小山冈的风磨、节日里麦场上的烟火、妇女身上的金十字架与花边衣裙、路上清脆的骡铃声,还有都德他自己那著名的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小山上的磨坊……所有这些极富南方色彩的画面,

在法国文学的地方风光画廊里,以其淡雅的风格与深长的韵味而永具艺术生命力。在其南方描绘中,都德更主要地致力于对普罗旺斯性格的发掘与刻画。他欣赏普罗旺斯人身上重感情而不重功利的性格,

在他笔下出现了不止一个感情炽烈、任凭感情行事不计后果的人物。在《阿莱城的姑娘》里,主人公让,一个身体健壮、性格开朗的普罗旺斯青年农民,爱上邻近阿莱城一个俏艳的姑娘,他的爱情是那么热烈执著,以至声称如果不娶到她,自己就活不下去,父母只得答应他的婚事。但婚前不久,有人向他家告发了那个姑娘原来是朝三暮四、水性杨花的人,让从此绝口不提她,但心里的爱情却仍然炽烈,并为爱情上的创伤感到极大的痛苦。他抑郁寡欢,形单影只。为了不使父母难过,他强作欢颜,终于在过了圣埃洛瓦节狂欢之夜后跳楼自尽。在《波凯尔的驿车》里,

那个在邮车上被人嘲笑的磨刀匠,看起来是一个软弱的孱头,实际上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物,他不幸娶了一个漂亮而放荡的女人为妻,这个女人几乎每过半年就要与情人私奔一次,不久后又回到他身边请求原谅与宽恕,如此反复,习以为常。磨刀匠为宠爱自己的妻子而长期忍辱负重,终于,他持久的爱被折磨成强烈的恨,这种恨终导致他制造出一幕震撼人心的惨剧。虽然这类普罗旺斯人在精神上显得有些软弱,但其感情强烈的程度却与司汤达笔下的意大利性格、梅里美作品中的西班牙性格有某些相似之处。正是这种感情至上的性格投合了都德本人感情浓厚、气质热烈的倾向,成为他乐于描写的对象。

都德在发掘普罗旺斯性格的时候,以深深的感情注视着普罗旺斯性格中的淳厚、朴实与天真,并以短篇小说中堪称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他的《繁星》就是展示这种优美人性的杰作。这个短篇通过一个普罗旺斯牧童的自白,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牧童爱慕着田庄主人的女儿斯苔法奈特,但他只能怀着这没有希望的恋情孤独地待在放牧的高山上。使人喜出望外的是,由于偶然的原因,斯苔法奈特来到高山上为他送粮食,并且因为下雨与山洪暴发而不得不在高山牧场上过夜。牧童怀着纯净的柔情,坐怀不乱,与自己心目中的仙女一起度过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夜晚,迎来了曙光与黎明。小说像是一首动人的牧歌,表现了优美大自然中的田园生活与爱情,特别是表现了普罗旺斯牧童那真挚的感情与纯净的情操,这种情操给短篇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使它在世界短篇小说的行列中以其高尚的格调而出类拔萃。另一个短篇《高尼勒师傅的秘密》,也是都德表现普罗旺斯朴实乡风的名篇。小说中的这个乡下磨坊业非常发达,山冈上布满了风磨,大路上驴子成群结队送来周围农村的麦子,磨坊主以葡萄酒款待来磨面粉的农民,完全是一派和平幸福的景象,充满了一种古老宁静的气氛。巴黎人在大路上开起了蒸汽磨面厂后,风磨坊就一家家被挤垮,纷纷倒闭,唯独高尼勒师傅磨坊的风磨仍然继续旋转,坚持与蒸汽磨面厂进行抗争。然而,高尼勒师傅的秘密终于被人发现,原来,他的磨坊里一片凄凉,风翼不停,磨盘却是空转,可怜的高尼勒为了保持磨坊业的荣誉,煞费苦心地制造了他的磨坊仍然兴旺的假象,企图维持人们在精神上对机器面粉厂的抵制,周围的农民有感于高尼勒的苦衷,为了照顾他的感情,又纷纷把麦子送到他的磨坊里来。高尼勒死后,普罗旺斯乡下这后一家磨坊的风翼也就停止了转动。短篇表现了普罗旺斯农村人与人关系中前资本主义性的淳朴与和谐,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关系侵入普罗旺斯地区时,传统的精神与习俗中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敌对状态。从这里,既可以看到普罗旺斯过去的人情习俗,也可以看到社会转型时期普罗旺斯性格的反应。整篇小说以缅怀的、哀而不伤的笔调写成,是一篇对普罗旺斯旧日淳朴风习的轻淡的挽歌。虽然普罗旺斯古朴的人情属于过去的时代,但都德却赋予它某种诗意,把它与巴黎文明对立起来,流露了他对资本主义关系的不满。

都德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还从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职业、经验与感受中汲取灵感,写出了一批以作家文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赛甘先生的山羊》是一篇结合着诗情画意的描绘、机智绝妙的反讽与深刻隽永的意味的故事。赛甘先生多次豢养山羊,它们不甘于栏圈里安逸的生活而向往高山上的野趣、自由与新鲜空气,一个个脱逃上山,但每一个终都成为野狼的食物。作者以貌似玩世不恭的态度与巧妙的反讽语调,用赛甘先生的山羊作为前车之鉴,指出诗人若单凭对阿波罗的忠诚,献身于美的追求与诗韵,而不着眼于现实利益,把才能奉献给资本主义商业文化,

就会落得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境地,实际上是以沉痛的情怀深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人的悲惨处境。另一个短篇《毕克休的文件包》则是文人悲惨处境的现实描绘。毕克休这位曾蜚声巴黎的大漫画家,双目失明后,生活无着,女儿被送进了孤儿院,

自己只求在外省甚至偏僻山区经营小烟摊糊口,为了获得批准,长期奔走于衙门,始终达不到目的,后落得向人求食。

都德的短篇小说中还有另一引人注意的题材,即对宗教的讽刺。他的《三遍小弥撒》以幽默的笔调细致地描写了圣诞节之夜一个乡间教堂里做弥撒的场面:神甫与贵族乡绅的善男信女们,为了赶快享用圣诞晚宴上的佳肴,急不可待草草了事做完了三遍小弥撒。庄严的宗教仪式、神圣的经书、虔诚的祷文与这些人物急切的贪馋丑态形成滑稽可笑的对照,表现出作者绝妙的讽刺才情。短篇《雅尔雅依来到天主的家里》更是诙谐之至。一个不信宗教、渎神无行的搬运夫死后来到天堂门口,被耶稣的大弟子、天堂的守门人圣彼得拒之门外,他略施小计居然就混入了天堂。小说里对圣者、对天堂的漫画式的描绘妙趣横生,搬运夫雅尔雅伊那种不信神的精神与粗俗但充满活力的神态跃然纸上,带有浓厚的民间气息。特别是他自己因想看热闹的斗牛又被圣者轻而易举骗出了天堂的情节,典型地表现了普罗旺斯性格的特色,

是作者的绝妙之笔。

在艺术上,都德的短篇小说别具一格,他的风格淡雅柔和,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与幽默的情趣,并充满了清新的诗意。

都德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较少地着力于表现生活的纵的发展与起伏,而经常注意描写若干生活横断面的场景。如《一局台球》《毕克休的文件包》等短篇中,构成小说主体部分的,都是被集中加以描写的生活画面,而且画面的线条简明,色彩清淡,结构灵活自由,这就使得作品具有一种散文化的特色,其中有的短篇往往更接近散文随笔。虽然他有一部分作品可称得上典型的“小说”“故事”,但故事性并不强,情节大都平淡无奇,

绝少戏剧性的效果,完全是属于平凡的生活现象。如《后的一课》中的上课、《柏林之围》中儒弗上校的生病,等等,但是,

由于这些情节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并被作者深深地发掘出其中深蕴的含义,因而又具有较高的典型性与动人的情趣。

都德的短篇之不以故事情节而以韵味取胜,首先在于他是一个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而不是一个以叙述见长的“讲故事的人”,在他身上强有力的禀能并不是观察与想象,而是感受。他敏锐而细致,即使对普通的日常生活也有自己微妙的感受,在一片南国景色前他会产生欣喜如醉的情绪,由此写出一篇动人的故事(《县长下乡》)。即使是自己回到故乡安顿下来的生活细节,他也从中体会出某种意味而铺陈为一个短篇(《安居》)。正因为他所写出来的都是他亲身感受的,是从他那感情丰富的心灵里渗透出来的,所以他的每一个篇章字里行间都滴着他的感情。这一股股感情、一段段心绪、一种种情愫就成为贯穿于他作品中的气势,将散文化的部件与成分凝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也使得作品具有一种诉之于心的力量,使读者感到格外亲切自然,这构成了都德短篇小说的一种重要的魅力。

与文学史上那些或热情奔放,或激昂慷慨,或忧愁抑郁的作家不同,都德在自己短篇中的浓郁感情的形态是柔和温存。他以亲切的眼光去看待现实与人生,因此,他所观察到的、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温存与柔和的图景。在他的艺术视野里,较少有尖锐、激烈的生活与斗争,即使是涉及重大的冲突与矛盾,他往往也是从缓冲的方面去加以把握。如儒弗上校痛失祖国荣誉的悲剧是从小孙女照顾病人的角度表现出来的,法国割让阿尔萨斯省的巨大悲剧仅通过一堂课体现出来。都德以柔和温存的眼光去看待人物,因而,他的人物身上几乎都沐浴着他的温情,即使是对他有所贬责的人物,他也带有几分通情达理的宽厚。他的鞭挞是轻微的,他的讽刺也不辛辣,尽管他感情热烈,但他对人生中世俗的规范与是非标准有时又多少有点超然,因而,他的讽嘲中往往带有几分幽默与温和。毫无疑问,美与善的事物与他柔软的心灵是相投的,他敏锐、细致的感情善于从其中汲取美与善的精髓。这样,他的作品中又往往具有含英咀华的诗意,如《繁星》就是这样一篇杰作。

都德短篇小说的风格是他热烈的气质、温和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感受方式与自己特定的艺术方法所综合决定的产物。他这种散文化但充满了感情与诗意的小说风格,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某种示范意义,它与莫泊桑式的短篇小说相对,提供了另一种小说类型的样本。


书籍介绍

本书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集,包含《星期一故事集》(7篇)和《磨坊文札》(24篇)两部分。其中《*后一课》颇具表现力,作为“爱国主义文学”的经典名篇,作者将对主权沦丧的痛心和炽热激昂的爱国热情尽书于纸面。 《磨坊文札》以一间小小磨坊为源泉,描写了作者家乡普罗旺斯的风土人情,以对小人物平凡生活的生动刻画,抒发对故乡的怀无限恋,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无缺页(340+)
  • 傻瓜式服务(673+)
  • 已买(419+)
  • 服务好(208+)
  • 二星好评(112+)
  • 简单(222+)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致: ( 2025-01-07 01:58:54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丁***菱: ( 2025-01-13 03:58:13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詹***萍: ( 2025-01-26 19:58:30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堵***洁: ( 2025-01-30 05:17:07 )

    好用,支持

  • 网友 訾***晴: ( 2025-01-18 05:52:24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曾***文: ( 2025-01-14 22:22:57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冉***兮: ( 2025-02-02 17:39:31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冯***卉: ( 2025-01-19 00:32:17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益***琴: ( 2025-02-03 09:31:4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国***舒: ( 2025-01-31 14:21:1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权***颜: ( 2025-01-05 03:27:41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