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看北斗:一位欧洲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巨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正南看北斗:一位欧洲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巨变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一位欧洲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巨变
内容简介:
长居中国的外国汉学家描摹当代中国故事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
本书作者、比利时重要汉学家、西夏学学者吕光东博士以出神入化的笔触,娓娓讲述其与中国的联结与渊源,经由自己在中国生活三十余年的亲历故事和鲜活经验,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建设和民生改善等多角度述说他所亲眼见证的中国巨大发展、时代嬗变与瞩目成就,在动人的故事间传递出中国文化文明正面美好的信息。整部作品既具有感性的鲜活,亦闪现理性的深刻;既富于日常的温度,也体现学术的深度,从非常独特的视角,向世界读者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
书籍目录:
序 言
章 个人概况
节 降生即为难民
第二节 早期时光
第三节 皇家雅典娜
第四节 服兵役
第五节 大学时代
第二章 走上中国研究之路
节 我的中国缘
第二节 两次访华
第三节 在路上的自由
第四节 古之丝绸之路,今之一带一路
第三章 消失的帝国 湮灭的文化
节 西夏:重见天日
第二节 被遗忘的国家,被遗忘的文化
第三节 西夏研究
第四节 从沉默的王陵到拉卜楞寺
第四章 中转站台湾
节 我在芝加哥的后一年
第二节 经香港到台北
第三节 从学术界到版权代理
第五章 从台湾到大陆
节 故友相逢
第二节 亲人团聚
第三节 犹太难民
第四节 反犹主义
第六章 记忆之径
节 中国著作权法
第二节 长春—哈尔滨(1992年)
第三节 三峡(1993年)
第七章 定居大陆
节 北京胡同
第二节 上海安家
第三节 荣耀加身的大白菜
第四节 闪光的旅行
第八章 中国巨变
节 过去
第二节 告别过去
第三节 未来
第九章 中国生活之感受
节 回顾与感受
第二节 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后 记
作者介绍:
吕光东(Luc Kwanten,1944—2021),生于柏林,长于比利时,一生横跨欧美亚三大洲。精通十二种语言,斩获文理三科博士学位。他在西夏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前瞻性探索,使得湮灭近八百年的《番汉合时掌中珠》重见天日。在美期间,他被芝加哥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兼任远东图书馆馆长,著有《游牧帝国》及多篇学术论文。他和太太创立的大苹果公司,开创了中国业界先河,1997年被亚洲福布斯评为中国的版权代理公司,为东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八章 中国巨变
这一章可能是本书为重要的一个章节了。作为一名受过古典学、文学、艺术和历史教育的欧洲人,自 1982 年以来我亲身感受到的中国巨变,前文已经讲了很多了,我也讲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我大半辈子都在研究中国;在中国历史这一块,我研究的重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是“外交政策”;若想学究气些,当为“地缘政治学”。
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比我更了解中国这些年的变化。他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每天一睁眼,时间就能见证到,感知到。而我,毕竟是一名客居中国的老外,更何况我不是总在中国,时不时还会离开一阵子。但只要在中国生活,我身边总少不了一些同龄的中国人,也有一些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我留意到,大家只要一聊天,难免会提到中国的变化。
初研究中国朝代更替兴亡的时候,我就知道中国迟早会再度崛起。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它东临汹涌澎湃的太平洋;西枕天然屏障,还有连绵的大漠;北面连着广袤的西伯利亚,东北有冰冻的极地;南面的热带雨林分布广泛,密不透风,神鬼难测。在东方,从沙漠、崇山峻岭中崛起的帝国,没有一个有过 这样的地缘优势。在西方,连大英帝国也不曾有过这样的优势。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它头顶的太阳,所照区域大都是海水,而非绵延不绝的陆地。在整个世界历史上,只有元朝时期的蒙古帝国才是疆域为辽阔的陆上帝国。
至于美国,它只是一方“新贵”(Johnny-come-lately),树小墙新画不古。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又何谈拥有未来呢?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历史,就会产生政治永恒。通俗点来说,就是这个国 家永远不会产生变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遭受过“二战”的破坏,美国本土不但完好无损,它还源源不断地生产军工材料,大发昧心的战争财。
从“二战”结束那一年算起,七十余年过去了。遭受“二战”戕害的各个国家,早已经恢复了元气,既重建了政府,也重拾了教育。再看看美国,它已经被狂妄自大牢牢钳制住了。狂妄自大令人盲目,失去敏锐的知觉,陷入愚钝和无知。一个崩溃中的帝国,不仅自身危如累卵,也会祸及他国。
人们经常提到“狂妄自大”(hubris)这个词,但它涵盖的意思是否被很好地理解了呢?在希腊语中,它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过度骄傲、过于自信,必将招致天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一个崩溃中的帝国总是危险的,因为周边国家不再唯命是从了,这个帝国就会在政治上变得咄咄逼人,它的首脑也会气急败坏。在 此,我只说几个出名的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它们就是因为狂妄自大,终落了个一败涂地。
说到美国的历史,我没把美国殖民时期的历史算在内。从 1776 年 7 月 4 日建国,到 2021 年,美国只有区区二百四十五年的历史。从“二战”结束美国发迹,这段历史就更短了,距今只有七十六年。美国政府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狂妄自大,白宫甚至发话说,现在是整个世界与美国对抗。这就是因果吧?谁让美国脱离了自己的根——英格兰呢?2012 年,法里德 ? 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出了一本书,叫《后美国世界》(The Post American World)。在此,我引用他的一段话:
合法性就是权力!现在,美国拥有各种各样源源不断的权力,可就缺一样:合法性。在当今世界上,这是一种严重的缺陷。吓唬敌人是一回事,吓唬整个世界就是另一回事了!
节 过去
我指的中国的“过去”,其实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自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78 年推行改革开放。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天,我年龄还小,意识不到那是怎样的一刻。随着年龄增长、阅读能力的提高,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在那个遥远的国度,天安门城楼那一幕就是开天辟地的一幕。
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我在电视上听到阵亡的比利时士兵的名字,当时还懵懵懂懂,不明所以。我经常读的一份晚报(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读的)上提到,比利时士兵之所以出现在朝鲜战场,是因为安理会批准了“警察行动”,美国纠集比利时等十几个西方国家,组成了联合国军,共同进驻朝鲜战场。
暂不论安理会打的何种幌子,反正一停战,报纸和电视上就没有朝鲜战争的新闻了。空气中现出了一丝和平的气息。联合国怎么不趁机宣布,朝韩非武装地带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呢?只要不让人类进去就行。大自然生生不息,在没有人类插手的情况下,反而能更好地自我调节,更好地实现自我平衡。当然,联合国是不会这么做的。但这个主意不错,想想就觉得暖心,就当是我的一个梦想吧。
在朝鲜战场上,无论是陆军还是空军,中美力量都相差很大。美军竟被打得停顿不前,终失败而归。越南战争也一样。持续了二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除了撤军,也不会落个好下场。只要懂一丁点阿富汗历史,就会知道这个国家确实是“帝国坟场”。一个又一个帝国、一个又一个民族跃跃欲试,想控制住阿富汗,但除了蒙古人的帝国(包括后来的元朝、中东的伊尔汗国、东欧和俄罗斯的金帐汗国)统治过这个国家近三百年之久,其他帝国和民族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那几年,外面的记载可谓是非常完善了。既有纸质资料,也有影音资料,口头、书面的都不缺。那些报道挺有意思,可我却起了个疑问:为什么做报道的,无外乎两类人呢?一类是在外的中国难民,他们生活在中国外围的那几个国家。一类是一些欧洲人,他们满怀理想主义来到中国,但折腾了一番,却发现无法立足,后满怀失望地回到了老巢。苏联刚成立的那几年,一些欧洲人也去了苏联,同样倍感失落地回到了欧洲。来中国的那些欧洲人,也有梦想,有理想,希望能在中国生存下去。然而,在异国他乡谋生,哪是那么容易的事?终,这些人也落了个理想破灭的下场。从国家层面来说,比如以色列, 仅凭满脑子梦想、理想,是万万建不成一个国家的。
至于历史研究,我不喜欢研究近代史、现代史,更不喜欢研究当下历史。我个人认为,欧洲近代史的发端是 16 世纪初,从发端到“二战”结束,中间发生过很多起重大事件,我对这些事件是熟悉的。“二战”之后的历史,我认为就是当下历史了,朝鲜战争就是其中的一起大事件。关于这场战争,美国新近出版了一些历史书,几乎都省略了欧美并肩作战的事实。而在欧洲,人们有意忘掉了这场战争,只是把它当成冷战时期又一起丧失理智的事件。
2019 年 10 月 1 日,中国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庆祝自己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就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尚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家。所有年轻的国家都有一颗雄心,希望 国运昌隆,宏图大展,更何况新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深厚根基。我希望中国能乘风破浪,雄心不减,昂扬向前。照此发展下去,再过三十年,中国将重获汉唐、北宋时期在世界上的鼎盛之势。让我们对中国寄予一个希望吧:希望它再度强盛的时候,不要像明朝那样,把国门给关上了。
关于新中国个世纪的历史,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来书写。而外国人,即便是像我这样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人,虽然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可仍是一名旁观者。这个国家的历史,好由中国人自己用中文来书写。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料供我参考,那我对中国的洞察就能深广一些了。2021年4月,我去洛阳、 开封旅游。这两个城市都有很多历史古迹,也都建了很多博物馆。从那些古迹和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我看到了辉煌的过去,对中国也多了一份洞察。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比利时重要汉学家吕光东博士真情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感人肺腑又启发深远。
书摘插图
第八章 中国巨变
这一章可能是本书为重要的一个章节了。作为一名受过古典学、文学、艺术和历史教育的欧洲人,自 1982 年以来我亲身感受到的中国巨变,前文已经讲了很多了,我也讲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我大半辈子都在研究中国;在中国历史这一块,我研究的重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是“外交政策”;若想学究气些,当为“地缘政治学”。
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比我更了解中国这些年的变化。他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每天一睁眼,时间就能见证到,感知到。而我,毕竟是一名客居中国的老外,更何况我不是总在中国,时不时还会离开一阵子。但只要在中国生活,我身边总少不了一些同龄的中国人,也有一些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我留意到,大家只要一聊天,难免会提到中国的变化。
初研究中国朝代更替兴亡的时候,我就知道中国迟早会再度崛起。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它东临汹涌澎湃的太平洋;西枕天然屏障,还有连绵的大漠;北面连着广袤的西伯利亚,东北有冰冻的极地;南面的热带雨林分布广泛,密不透风,神鬼难测。在东方,从沙漠、崇山峻岭中崛起的帝国,没有一个有过 这样的地缘优势。在西方,连大英帝国也不曾有过这样的优势。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它头顶的太阳,所照区域大都是海水,而非绵延不绝的陆地。在整个世界历史上,只有元朝时期的蒙古帝国才是疆域为辽阔的陆上帝国。
至于美国,它只是一方“新贵”(Johnny-come-lately),树小墙新画不古。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又何谈拥有未来呢?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历史,就会产生政治永恒。通俗点来说,就是这个国 家永远不会产生变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遭受过“二战”的破坏,美国本土不但完好无损,它还源源不断地生产军工材料,大发昧心的战争财。
从“二战”结束那一年算起,七十余年过去了。遭受“二战”戕害的各个国家,早已经恢复了元气,既重建了政府,也重拾了教育。再看看美国,它已经被狂妄自大牢牢钳制住了。狂妄自大令人盲目,失去敏锐的知觉,陷入愚钝和无知。一个崩溃中的帝国,不仅自身危如累卵,也会祸及他国。
人们经常提到“狂妄自大”(hubris)这个词,但它涵盖的意思是否被很好地理解了呢?在希腊语中,它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过度骄傲、过于自信,必将招致天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一个崩溃中的帝国总是危险的,因为周边国家不再唯命是从了,这个帝国就会在政治上变得咄咄逼人,它的首脑也会气急败坏。在 此,我只说几个出名的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它们就是因为狂妄自大,终落了个一败涂地。
说到美国的历史,我没把美国殖民时期的历史算在内。从 1776 年 7 月 4 日建国,到 2021 年,美国只有区区二百四十五年的历史。从“二战”结束美国发迹,这段历史就更短了,距今只有七十六年。美国政府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狂妄自大,白宫甚至发话说,现在是整个世界与美国对抗。这就是因果吧?谁让美国脱离了自己的根——英格兰呢?2012 年,法里德 ? 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出了一本书,叫《后美国世界》(The Post American World)。在此,我引用他的一段话:
合法性就是权力!现在,美国拥有各种各样源源不断的权力,可就缺一样:合法性。在当今世界上,这是一种严重的缺陷。吓唬敌人是一回事,吓唬整个世界就是另一回事了!
节 过去
我指的中国的“过去”,其实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自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78 年推行改革开放。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天,我年龄还小,意识不到那是怎样的一刻。随着年龄增长、阅读能力的提高,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在那个遥远的国度,天安门城楼那一幕就是开天辟地的一幕。
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我在电视上听到阵亡的比利时士兵的名字,当时还懵懵懂懂,不明所以。我经常读的一份晚报(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读的)上提到,比利时士兵之所以出现在朝鲜战场,是因为安理会批准了“警察行动”,美国纠集比利时等十几个西方国家,组成了联合国军,共同进驻朝鲜战场。
暂不论安理会打的何种幌子,反正一停战,报纸和电视上就没有朝鲜战争的新闻了。空气中现出了一丝和平的气息。联合国怎么不趁机宣布,朝韩非武装地带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呢?只要不让人类进去就行。大自然生生不息,在没有人类插手的情况下,反而能更好地自我调节,更好地实现自我平衡。当然,联合国是不会这么做的。但这个主意不错,想想就觉得暖心,就当是我的一个梦想吧。
在朝鲜战场上,无论是陆军还是空军,中美力量都相差很大。美军竟被打得停顿不前,终失败而归。越南战争也一样。持续了二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除了撤军,也不会落个好下场。只要懂一丁点阿富汗历史,就会知道这个国家确实是“帝国坟场”。一个又一个帝国、一个又一个民族跃跃欲试,想控制住阿富汗,但除了蒙古人的帝国(包括后来的元朝、中东的伊尔汗国、东欧和俄罗斯的金帐汗国)统治过这个国家近三百年之久,其他帝国和民族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那几年,外面的记载可谓是非常完善了。既有纸质资料,也有影音资料,口头、书面的都不缺。那些报道挺有意思,可我却起了个疑问:为什么做报道的,无外乎两类人呢?一类是在外的中国难民,他们生活在中国外围的那几个国家。一类是一些欧洲人,他们满怀理想主义来到中国,但折腾了一番,却发现无法立足,后满怀失望地回到了老巢。苏联刚成立的那几年,一些欧洲人也去了苏联,同样倍感失落地回到了欧洲。来中国的那些欧洲人,也有梦想,有理想,希望能在中国生存下去。然而,在异国他乡谋生,哪是那么容易的事?终,这些人也落了个理想破灭的下场。从国家层面来说,比如以色列, 仅凭满脑子梦想、理想,是万万建不成一个国家的。
至于历史研究,我不喜欢研究近代史、现代史,更不喜欢研究当下历史。我个人认为,欧洲近代史的发端是 16 世纪初,从发端到“二战”结束,中间发生过很多起重大事件,我对这些事件是熟悉的。“二战”之后的历史,我认为就是当下历史了,朝鲜战争就是其中的一起大事件。关于这场战争,美国新近出版了一些历史书,几乎都省略了欧美并肩作战的事实。而在欧洲,人们有意忘掉了这场战争,只是把它当成冷战时期又一起丧失理智的事件。
2019 年 10 月 1 日,中国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庆祝自己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就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尚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家。所有年轻的国家都有一颗雄心,希望 国运昌隆,宏图大展,更何况新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深厚根基。我希望中国能乘风破浪,雄心不减,昂扬向前。照此发展下去,再过三十年,中国将重获汉唐、北宋时期在世界上的鼎盛之势。让我们对中国寄予一个希望吧:希望它再度强盛的时候,不要像明朝那样,把国门给关上了。
关于新中国个世纪的历史,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来书写。而外国人,即便是像我这样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人,虽然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可仍是一名旁观者。这个国家的历史,好由中国人自己用中文来书写。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料供我参考,那我对中国的洞察就能深广一些了。2021年4月,我去洛阳、 开封旅游。这两个城市都有很多历史古迹,也都建了很多博物馆。从那些古迹和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我看到了辉煌的过去,对中国也多了一份洞察。
前言
序言
我上中学的时候,在我的祖国比利时,世界史是从古代中东、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开始教的,然后是其后继王国的历史。欧洲文化渗透力很强,甚至渗透到一些小村庄。不管欧洲人有没有充分注意到,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浸透了每一个 欧洲人的生命。任何人只要愿意透过表层稍微看一眼,就会感受到历史的存在。对历史的这种特殊感受,我称之为“历史情结”。
当然,在欧洲生活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历史的存在。在苏联的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莫斯科,我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而在中国,这种感受尤为强烈。我次来中国是在1982 年,一迈入北京机场,历史气息就扑面而来。那时的北京机场,既不美也不实用,却令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来到了一个历史和文化并存的国度。这个国度既让我感到陌生,也令我一见如故。
从机场到北京大学的路上,这种感觉仍挥之不去。中国让我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历史感。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我对这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看得更加清楚了。二者相互交织,如水乳交融。两德统一之前,我去东欧看了看。那儿的大城 市也让我有一种同样的感受。
欧洲国家、中国和俄罗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都有着古老的传统,并且都被很好地记录了下来。一走进这些国家的海关,你的历史感就会油然而生,你会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国家”。1961 年,我次去美国的时候,是在欧洲起航,在纽约上岸的,我感觉自己只是到了一个城市,而不是一个国家。纽约这个 城市的地位高高在上,凌驾于它所在的美国之上。去澳大利亚墨尔本访友,我也有着同样的感受。所有移民国家都一样,这是它们共同的命运。
三十年前,由于命运的巧妙安排,我遇到了资深出版人李景端先生,他是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 法》出台后不久,大陆召开了一次国际版权贸易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我认识了李景端。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积极推动者,我和太太陈历莉作为版权代理人,自然也是该部法律的拥护者。
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很多欧洲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詹姆斯 ? 乔伊斯的大作:《尤利西斯》。年轻时,我也读过这部作品,读起来感觉艰深晦涩,实属没罪找枷扛。我问李先生:“翻译这本书,译者用了多长时间?”他简短地回答:“半辈子!”
在 2017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和译林出版社的顾爱彬、谢山青两位社长不期而遇,他们邀请我写写我客居中国三十余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我欣然应允了。我曾在南卡罗来纳大学东亚系(当时叫远东系)任助教,几年后被芝加哥大学聘为教授,兼任该校远东图书馆馆长。
有些人问我:“你为什么离开了美国?”我答道:“我把桥梁 烧掉了,即连接我和美国的桥梁。”我对美国有些负面看法,觉得它太浅薄,也太形式主义了。所以,我决定休两年学术假,先去中国台湾待一段时间;等假期结束,就不回美国了。我想回到我的出生地——欧洲。中国台湾给了我一笔研究经费,让我 研究清朝的历史,但那里的学术界也非净土,总让我想起美国的大学。然而在台北,我遇到了我的现任太太历莉。算到今年(2021),我俩已经结婚三十多年了。我没有返回欧洲。在台湾生活几年后,我终于搬到了大陆。
这本书原本打算在 2020 年初出版,几次三番延误,皆因一件事:新冠疫情。
武汉疫情暴发的时候,我和太太正在马来西亚纳闽联邦直辖区。纳闽是一个约九十八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只有八万居民,四周全是南海的海水,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我们在岛上有个过冬的家,非常安静。大门离海边只有二十米。我们在新闻里看到,中国大陆许多地方疫情肆虐。有些朋友本打算来看我们,但是航班都被取消了。2020 年 3 月 18 日,马来西亚封国。我们既无法回到上海,也无法离开马来西亚。熬到 10 月 11 日,才终于赶上了吉隆坡飞上海的后一趟航班。要是错过了这趟航班,恐怕到今天,我俩还困在马来西亚呢。高兴的是,我们总算回来了。在上海家中重写这篇序言,令我感到久违的安宁。
IN PEACE! SHALOM ALEICHEM! AS-SALAMA ALEIKEM! PAX VOBIS!
2021 年 5 月 1日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90+)
- mobi(439+)
- 下载速度快(423+)
- 体验差(352+)
- 推荐购买(541+)
- 少量广告(641+)
- 愉快的找书体验(347+)
- 体验满分(203+)
- 无水印(386+)
- 方便(498+)
- azw3(586+)
- 排版满分(632+)
- 中评(87+)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5-01-29 10:24:28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汪***豪: ( 2025-01-14 08:35:36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习***蓉: ( 2025-01-09 03:55:35 )
品相完美
- 网友 晏***媛: ( 2025-01-26 02:19:17 )
够人性化!
- 网友 益***琴: ( 2025-01-10 10:23:3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冯***卉: ( 2025-01-18 21:17:2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方***旋: ( 2025-01-16 20:08:17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后***之: ( 2025-01-24 11:08:4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孙***美: ( 2025-01-03 23:06:29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林***艳: ( 2025-01-09 18:03:50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薛***玉: ( 2025-01-13 12:09:3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仰***兰: ( 2025-01-25 18:27:32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权***颜: ( 2025-01-04 18:51:2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常***翠: ( 2025-01-31 14:15:46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芮***枫: ( 2025-02-02 06:09:2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喜欢"正南看北斗:一位欧洲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巨变"的人也看了
中国知名外语学者学术研究丛书:刘英凯学术研究文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正念禅修 是对自己的善意和宽容 助你重新认识和善待一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那年那事那物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百名摄影记者聚焦CHINA 1949-2009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 刘铁芳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天才建筑师系列:密斯·凡·德·罗 荆其敏,张丽安 编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商原版】历代人物别署居处名通检 港台原版 世界书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05年MBA应试精华教程:英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正版国标图集10SS410 建筑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红逗号45天暑假伴学计划二年级暑假作业2升3衔接教材新知预习册情景命题新考法成果验收卷诊断测评卷打卡计划书复习与巩固暑假衔接一本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出国意大利语这本就GO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长颈鹿不会跳舞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正版】运营之光 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 10年互联网运营从业经验倾囊分享 含认知 思维技巧方法规律大量真实案例畅销书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实用心力衰竭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思考致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