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图典-兵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国粹图典-兵器精美图片
》国粹图典-兵器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国粹图典-兵器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461358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
  • 页数:178
  • 价格:35.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具有创新精神的传统文化图文经典


内容简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与战争息息相关的兵器生产与开发。中国的传统兵器更是集历代文化、历史、科技、艺术、技艺于一身,打上了一个民族的烙印。

本书通过回顾中国传统兵器种类及其发展过程,对传统兵器中常见的基本形态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古代科学技术加以介绍,其中配有大量图片进行解说,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中国传统兵器的各个方面。


书籍目录:

一、投射武器

飞石索

标枪

 二、长兵器

长棍

大刀

狼牙棒

钩镰枪

长斧

长锤

狼筅

三、短兵器

短鞭

短斧

短锤

四、软兵器与暗器

节棍

软鞭

袖箭

匕首

流星锤

飞爪

五、火药与火器

火药

燃烧类火器

爆炸类火器

管状类火器

六、防护具

铠甲

七、战车与骑兵

战车

骑兵

八、战船

楼船

艨艟

斗舰

走舸

游艇

海鹘

福船

广船

苍山船

车轮舸

九、进攻与防御武器

铁蒺藜

陷马坑

拒马

狼牙拍

檑具

猛火油柜

塞门刀车

地听

壕桥

望楼

撞车

巢车

(车贲)辒车

云梯

抛石机


作者介绍:

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辑部项目组,读图时代成立于2002年4月,是国内知名的图文文化创意和中国文化图片整合出版机构,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图文出版的投资推广。时至今日,公司策划出版了数百种图文书籍,积累了专业的图文出版经验和数量庞大的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自主知识产权图片库,目前图片数量已达到42万张。

安伯宁,笔名伯仲,读图时代项目组成员,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热衷于古代军事文化,就职于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长兵器是相对于短兵器而言的长柄兵器,其柄没有严格的尺寸标准,一般柄长接近或等于成人身高。长兵器的攻击部位集中在柄的一端,常见的有矛、戈、戟、枪、大刀等,可刺可劈。和短兵器相比,长兵器具有率先触敌等优点。但由于枪柄过长,也会对灵活性产生影响。

 

矛是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兵器,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长的冷兵器之一。

早在原始社会便出现了矛的雏形。当时的人类将狩猎用的木棒一端削尖,或将尖状的石块或骨角绑缚在竹木杆上,以增强杀伤力,但制作较为简易、粗糙。

商代出现了青铜制的矛头,矛的形制也固定下来。矛阔叶,呈亚腰形,或呈后宽前锐的等腰三角形,在数量上是仅次于戈而大量装备军队的兵器。

西周矛的形制由阔叶向窄叶发展,矛的刃部逐渐加长。铜矛由于受材质的影响,锋部圆钝,击刺时因要借用很大的推力才能洞穿盾甲杀伤敌人,所以矛头长且重。

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矛头,其材质坚硬,通过锐利的锋刃便可伤敌,由此铁矛逐渐取代铜矛,向着小巧、轻便的方向发展。随着矛数量的增多,战国时期矛柲(兵器的柄)的分类和制作也更为讲究。车骑部队使用的矛柲长可达3米,便于远距离冲杀;步兵所用矛柲多在2米左右。此外还有一种短柄手矛,适合坑道作战。此时还出现了积竹柲,以质地坚硬的木棍为芯,外圈贴附竹片,再以优质藤条紧紧缠绕,然后用丝线细密地束缚藤条,后髹漆。积竹柲坚韧而富有弹性,戈、戟等纵横两向作用力的长杆兵器也多采用此柲。

秦汉和三国时,矛取代戈成为运用广的长柄兵器。至两晋、南北朝时,由于骑兵的发展,矛逐渐向枪这种冲击力更强的兵器演变过渡。

 

矛发展到后期演变成新的形态,多以枪称之。枪的种类很多,式样繁多、用途各异的枪广泛用于步兵和骑兵。军中人人都一支枪,不仅用于战场,还可在渡河时扎缚木筏,野营时用来支撑营帐。

宋代军队兵器以枪为主,中央禁军、地方厢军都操练枪法。宋代军事著作《武经总要》记载,骑兵用的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步兵用的有素木枪、锥枪等。此时还涌现出许多善于用枪的骁勇之将。抗辽名将杨业父子都是使枪能手,后世传其枪法为“杨家枪”。

枪可悬旗帜,作旗杆之用。元末朱元璋起兵时,身携长枪,枪涂黑漆,上悬黑缨、黑旗,“每遇大敌,辄率骁骑冲中坚,绕敌后”。部下见到朱元璋枪上的黑旗,“士争奋,敌辄大溃”。

明清时期,随着火器的运用,枪的作用有所削弱,但仍是军队中为常用的长柄冷兵器。

 

戈起源于石器时代,一般认为由镰刀类的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戈出现援和内分界的趋势。进入青铜时代,戈类兵器得到空前发展。

商代,青铜戈是车战中普遍使用的上乘兵器。因为在车战的近战中,具有钩、啄功能的戈比以直刺为主的矛类兵器具有更大的杀伤力,而且能充分利用战车的速度有效地攻击敌人。为了避免戈头在战斗中脱落,出现了銎内、曲内和直内三种不同方式的戈头。此后,直内戈的援和内之间增设了凸起的阑,使之更加牢固,而銎内和曲内的戈头逐渐被淘汰。

西周时期的青铜戈,为了加强钩击的效能,使戈援上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征伐频繁,戈的下刃不仅锋利还带有突刺。作为先秦时代大量装备军队的武器,“干戈”成为后世军事行动的代名词。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国粹图典-兵器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国粹图典-兵器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国粹图典-兵器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具有创新精神的传统文化图文经典。精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性强、认知度高、影响力强的八个专题:兵器、色彩、健身、建筑、家具、茶艺、服饰、纹样。

发散式图文编排形态,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形式,新颖、雅致、美观。

大量精美的实物图片、古画、手绘图,细致的图片解读,真实还原文化生活场景,立体展现中国优秀文化之美。

体例系统性强、清晰简明,便于读者阅读和检索。内容丰富,兼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与战争息息相关的兵器生产与开发。中国的传统兵器更是集历代文化、历史、科技、艺术、技艺于一身,打上了一个民族的烙印。

本书通过回顾中国传统兵器种类及其发展过程,对传统兵器中常见的基本形态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古代科学技术加以介绍,其中配有大量图片进行解说,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中国传统兵器的各个方面。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盗版少(671+)
  • 小说多(339+)
  • pdf(416+)
  • 无颠倒(241+)
  • 超值(248+)
  • 实惠(355+)
  • 无水印(239+)
  • 情节曲折(106+)
  • epub(524+)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丽: ( 2025-01-16 23:41:10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焦***山: ( 2025-01-28 04:27:45 )

    不错。。。。。

  • 网友 潘***丽: ( 2025-01-17 04:48:34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芮***枫: ( 2025-01-14 23:51:45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曹***雯: ( 2025-01-09 03:01:0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温***欣: ( 2025-01-24 05:52:1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孙***美: ( 2025-01-13 09:05:05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瞿***香: ( 2025-01-06 18:58:4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车***波: ( 2025-02-01 06:41:00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曾***玉: ( 2025-01-07 20:36:4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堵***格: ( 2025-01-28 15:12:04 )

    OK,还可以

  • 网友 习***蓉: ( 2025-01-30 06:19:07 )

    品相完美

  • 网友 沈***松: ( 2025-02-02 05:26:12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冯***卉: ( 2025-01-28 15:34:03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