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我的课堂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爱上我的课堂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精美图片
》爱上我的课堂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爱上我的课堂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261420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5
  • 页数:272
  • 价格:30.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用1000个日日夜夜见证一段教师成长之路


书籍目录:

序一 做小的东西得大的收获

序二 教学之道本在家常

四年级第一学期

2009年9月

 9月1日 崭新的三年,我来啦

 9月3日 大数,读、读、读

 9月7日 一串教学印迹

 9月8曰 读写法练习课

 9月10日 调整难度来教学

 9月11日 不断强化难点、重点内容

 9月16日 课堂是宁静美好的心灵港湾

 9月17日 根据不同班情,采取不同教学方式

 9月18日 会用计算器了

 9月23日 第一次过关练习

 9月24日 坚持自己的守护

 9月25日 对无限性的感知

 9月27日 学习量角

2009年10月

 10月10日 “想象力”要加油了

 10月14日 算乘法小练

 10月16日 有甜蜜,有抱怨

 10月19日 我该作检讨

 10月20  我们的表现好吗?

 10月22日 开始“听写布置”作业

 10月26日 由仿到悟,几何直观有效归纳和应用积变化的规律

 10月27日 说得好,做得差

 10月29日 超级乐观的孩子们

2009年11月

 11月6日 充满童趣的孩子们

 11月9日 今天学画垂线和平行线

 11月10日 计算过关错例分析

 11月11日 别样“光棍节”

 11月12日 这一课,堪比满汉全席

 11月20日 鸡兔同笼,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

 11月23日 一个人先乐呵

 11月25日 基础不可不实

 11月26 日 感谢感谢!欢呼雀跃!

2009年12月

 12月3日 答题过程很重要

 12月7日 给自己也减负

 12月9日 感慨分数的珍贵

 12月10日 今天学统计

 12月11日 一起来“烙饼”

 12月14日 今天学统筹

 12月18日 错题随感

2010年1月

 1月4日 近期错题收集

 1月6日 转移“心疼”

 1月12日 再次查漏补缺

 1月18日 狂欢的冲动

 1月22日 充实的一天

 1月25日 忙“新”

 1月26日 信息量一大就难了

 1月27日 “冲啊”

 四年级第二学期

2010年3月

 3月1日 走入新学期

 3月3日 简算思考一:序列调整

 3月4日 简算思考二:全方位沟通

 3月6日 简算思考三:迁移促内化

 3月9日 连线成网,把握运算律概念本质

 3月16日 简算思考四:错例反思

 3月25日 简算思考五:简算的评价

 3月26日 第三单元“简便计算”单元错例分析

 3月29日 发现作高好办法

 3月30日 作高练习

2010年4月

 4月1日 给三角形分类

 4月6日 教学巧埋种

 4月7日 当了回灭绝师太

 4月1 2日 喜悦之情

 4月13日 培训时间临近

 4月16日 植树问题

 4月19日 听公开课有感

2010年5月

 5月5日 数位扩张

 5月11日 新鲜的体验

 5月12日 再遇丁杭樱

 5月13日 潘红娟风暴

 5月18日 聆听郑仁东校长的讲座

 5月19日 触摸浙大附小的数学文化

 5月20日 走进竞舟小学

 5月21日 课前心情复杂

 5月24日 今天我上课

 5月25日 要把孩子越教越聪明

 5月26日 这就是幸福

 5月27日 观赛课之拙评

2010年6月

 6月2日 入校实践最后一天

 6月4日 从“分数的定义”反思专业素养不足

 6月7日 感受认真的美好

 6月8日 牵手汪培新

 6月10日 幽默与智慧并存的俞正强

 6月11日 拷问当前教育

 6月12日 魅力“泰斗”吴卫东

 6月17日 省教研员斯苗儿

 6月18日 心有大数学的唐彩斌

 6月22日 两日散记

 6月23日 喝了一碗心灵鸡汤

 6月24日 走进学困生的世界

 6月25日 笑识章宏俊

 6月28日 有理想、有数学才是生活

 6月29日 终于见到朱乐平

 6月30日 打开你的数学思维

2010年7月

 7月1日 对比,拓宽视野

 7月2日 结束培训之旅

 五年级第一学期

2010年9月

 9月1日 五年级了

 9月2日 家常课,直切重点

 9月3日 小数乘法新授

 9月7日 参加上课培训

 9月10日 通过迁移学简便计算

 9月13日 复习也开心

 9月14日 口算大练兵

 9月17日 尚田一行之收获

 9月20日 有助教的日子

 9月21日 爱添麻烦的“0”

 9月26日 对症的“行为投入”会助推计算方法的掌握

 9月27日 积极的“情感投入”助益学习目的的理解

 9月28日 多元的“认知投入”会助力计算方法的掌握

 9月29日 “解决问题”带来的冲击

 9月30日 学习循环小数

2010年11月

 11月1日 “66”是36!

 11月3日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真要命

 11月4日 数量关系要多分析

 11月5日 辛苦,总有收获的那一刻

 11月8日 平衡

 11月15日 如何让x变成“孤家寡人”

 11月19日 解方程中的脱衣服

 11月22日 不用教却要做的练习

 11月23日 前方有陷阱

 11月25日 双x,要先合并再解决问题

 11月29日 我为方程狂

 11月30日 求解路径要一致

2010年12月

 12月1日 孩子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

 12月6日 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重点是“转化”

 12月12日 倍拼法怎么教?

 12月13日 孩子解题是否灵活,教给他们何种策略是关键

 12月17日 同门兄弟

 12月21日 过关前渗透一下并无妨

 12月24日 悠悠然的日子

 12月29日 准备杀尾

2011年1月

 1月4日 学习密铺问题

 1月5日 “缉凶”有收获

 1月6日 今天开始期末复习

 1月11日 “不可能!”的背后是轻视细节

 1月18日 数形结合是救命稻草

 1月19日 构思寒假作业

 五年级第二学期

2011年2月

 2月19日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

 2月21日 课堂上不应有孩子受挫

 2月22日 对比中凸显核心问题

2011年3月

 3月1日 因数、倍数概念引入需要借助直观吗?

 3月2日 规避不如辨析

 3月3日 2、3、5的倍数特征,你问为什么了吗?

 3月5日 寻找命题套路

 3月7日 难点一步步攻克

 3月9日 感受数学听课周(一)

 3月10日 感受数学听课周(二)

 3月14日 分数意义数学思考

 3月16日 借助数量关系理解分数意义

 3月17日 区分真假分数靠数轴

 3月18日 化整是基础

 3月22日 立足现有经验,沟通性质内联

 3月28日 从“顶”到“抛弃”短除法

 3月29日 直入主题学约分

 3月30日 精力优化

 3月31日 孩子放开了我的教学视“限”

2011年4月

 4月7日  35分钟的课堂真紧张

 4月11日 追寻宁静

 4月14日 学数学有时也需要背诵式“死记”

 4月15日 学生的起点在哪里?

 4月22日 空间观念需要积累、需要想象

 4月25日 期中复习

 4月27日 一方润泽的课堂

2011年5月

 5月3日 针对学情上新课

 5月10日 对比,是发现特点的最佳手段

 5月11日 补0,是为了什么?

 5月17日 复式折线统计图重在理解其优点

 5月18日 “电话”拨通“烙饼”

 5月19日 找次品,为什么要尽可能均分3份?

 5月24日 不该遏制求知欲

 5月26日 观察,想象,迁移——建立体积观念

 5月30日 遇到难题,装傻是个好办法

2011年6月

 6月3日 再逢袁晓萍

 6月20日 “舍”之痛

 六年级第一学期

2011年9月

 9月6日 分数乘整数,我教什么?

 9月8日 明天,练,练,练

 9月15日 画线段图是学习分数乘除法的好办法

 9月19日 判断有助于概念形成

 9月21日 啰唆也是手段

 9月23日 分数除法的难点

2011年10月

 10月9日 认识比,比就是分数

 10月10日 割裂求比值和化简比

 10月12日 多问“我有什么收获”

 10月27 幸福源于自己的体验

 10月28 杭城听课受益匪浅

2011年11月

 11月4日  探析百分数内涵

 11月14日 只教一种方法

 11月16日 思考成功榜

 11月28日 平实的日子

 11月30  感激,反省

2011年12月

 12月9日 表面积和天气一样冷

 12月13日 少了那声“啊?!!”

 12月15日 3倍关系

 12月21日 评录像课的收获

 12月30日 孩子,如果你是没吸饱的海绵该多好啊!

 六年级第二学期

2012年2月

 2月7日 新学期的课前准备

 2月15日 比例的意义值得花一课时

 2月24日 明明很慢,怎么还是觉得急?

2012年3月

 3月4日 概览后的解答

 3月5日 错要说出来

 3月6日 “小心”煮了锅夹生饭

 3月8日  扒去旧衣关注新知重点

 3月14日 毕业总复习当新授课教学

 3月20日 测试课

 3月27  有感于“不同层次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月29日 练习题预估

 3月30日 预估水平一流

2012年4月

 4月11日 结束基本功竞赛

 4月12日 教学失策

 4月17日 钻题,具有可持续发展力

 4月18日 抓住基本模型解决空间知识问题

 4月19日 复习教研活动,且听且思

 4月20日 培养空间观念,解读概念先行

 4月27日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4月30日 激发已有经验,激活新知重点

2012年5月

5月2日 精确到5.0,黔驴技穷

 5月7日 “一题多用”的思考

 5月17日 读与思并行

 5月18日 难度可不一样了

 5月21日 坚持画图

 5月22日 利用草图解决图形面积问题

 5月24日 作图解决求立体图形体积难题

 5月28日 近聆胡惠闵

 5月31日 探讨复习妙招

2012年6月

 6月9日 絮叨复习

 6月13日 难题的探究重在平日

 6月15日 如愿完成复习计划

 6月21日 阅读扫尾

 6月25日 一轮结束

后记


作者介绍:

刘善娜,高级教师,奉化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浙江省林良富网络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宁波市卓越工程学员、奉化市专业发展高端班学员。曾被评为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教改之星,奉化市学科骨干,奉化市优秀教师。曾获奉化市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荣誉。坚持思考,勤于反思,年年参与学科论文竞赛,并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案例共计三十余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早上翻看孩子们过关卷的订正情况时,看到有位家长在卷子上写道:希望老师能告知本次过关全对几人,95~99分几人……以便家长了解孩子在班级中处于哪个水平。

  这种做法我以前也用过。后来,因为一个眼神,我改变了做法。那次班里一个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孩子得了91分,他兴奋得手舞足蹈,其实,是因为过关题相对简单。在“嚓嚓”写上各得分区间的人数后,他还是倒数第二。

  孩子沮丧的眼神,瞬间震动了我。我马上告诉孩子们,写在黑板上的数据不必抄在卷子上。此后,我再也没写过。

  难得有个理想的过关分数,何必再告诉他是倒数第二?家长又何必在意排名的先后?只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了吧?小学,哪有那么多的名次可言?让孩子快乐成长,不是彼此共同的目标吗?我不希望测试后开怀大笑的只有那些全对过关的孩子。但是遇到过关卷偏难,为防有些家长因不熟悉情况苛责孩子,我会有选择地书写一下最高分或者过关人数。

  但这毕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还是有很多家长希望知道自己孩子在班级中的名次。对于这一点,我也不敢说自己做的一定是对的,我也会自问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过于呵护,是否符合现行教育的规律,符合教育的原则。

  只是,不管是与否,我知道自己在守护什么,我想坚持我的守护。

  9月25日对无限性的感知“直线、射线和角”是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起始课。有关线段、角的知识,在第一学段已经学过了,但当时的学习是初步的,属于直观的认识,本课内容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和提高,加深对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对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如在以前直观描述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儿童空间观念形成会呈现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如对直观的依赖较大,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如果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与图形本质特性一致就能促进图形概念的抽象,反之就可能会干扰图形概念的抽象。

  在以往的直线和射线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边说边演示:一条直直的线,它的两端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直线,从它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射线。此时学生耳朵接受的语言信息和眼睛接受的图例信息往往是不一致的。由于图例信息比较具体、直观和形象,它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一条有限长度的线段,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并直接干扰了用语言揭示的直线、射线概念的本质——无限性。即使教师反复强调“无限延长”,学生还是会借助黑板上显示的图例来认识射线和直线——它们只是从线段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长一点或再延长一点。即使学生能从各种图例中辨析出射线、直线图例,这也只能说明学生对直线、射线的名称与图例建立了联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关于直线、射线的表象,实质只是直线、射线图例的表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直线、射线的表象。

  而课堂实践又表明学生已具有想象直线和射线形状的基础能力,因此,本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简单的直观经验支撑下逐步经历“感知一表象一想象,,过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步掌握直线、射线的无限性。

  学生在感知了简单的直观表象后,我让他们把想象的图形画出来。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再大的纸也无法画出想象中的图形全部,让学生从“画不完”的现象中,在自我寻求中逐渐理解和接受一种数学规定——用一种有限性的“直线、射线画法’’来表达具有无限性的直线、射线。将纯抽象概念与表不抽象概念的图例建立联系,适时降低了图例的有限性对直线、射线的本质——无限件的负面影响。

  ……P10-11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用1000个日日夜夜见证一段教师成长之路


媒体评论

  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位有魅力、有幸福感的教师,是一位有智慧、有爱心,执着、勤奋、快乐的老师!刘善娜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她默默思索,积极体验,追求专业发展的同时报以师爱拳拳。她以日志为镜,日日观照、反思,收获了真正的职业幸福与自我发展。


书籍介绍

用1000个日日夜夜见证一段教师成长之路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mobi(83+)
  • 少量广告(188+)
  • 全格式(374+)
  • 引人入胜(285+)
  • 方便(327+)
  • 经典(247+)
  • 书籍完整(56+)
  • 盗版少(214+)
  • 内容完整(219+)
  • 简单(585+)
  • 超值(474+)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5-02-02 16:53:49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冯***卉: ( 2025-01-29 02:48:54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寿***芳: ( 2025-01-12 20:45:37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郗***兰: ( 2025-01-27 19:36:41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林***艳: ( 2025-01-23 18:43:14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堵***格: ( 2025-01-17 17:26:52 )

    OK,还可以

  • 网友 隗***杉: ( 2025-01-14 19:52:2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冯***丽: ( 2025-01-25 10:20:41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马***偲: ( 2025-01-19 00:31:42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