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精美图片
》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257593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90.9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了解张岱年先生的思想特点,了解中国哲学的进展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 11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中的20余篇论文,论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纪念张岱年、研究张岱年的学术论文,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张岱年先生的学术特点,作者大多为长期研究张岱年先生的学者,不少是张先生的亲炙弟子;另一部分则为中国哲学研究专文,作者均为中国哲学界较有影响的学者,文章反映了中国哲学*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情况。本书适合想要了解张岱年先生思想的读者,以及借此了解中国哲学*发展的一般读者。


书籍目录:

上编张岱年研究/

学习张岱年先生的人品与学问郭齐勇/

解析、综合与理论创新——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观李存山/

张岱年早期思想中的哲学、理想与解析张学智/

张岱年哲学思想四题程志华/

张岱年先生早期中国哲学研究之范式意义蒋国保/

开字义之生面:论张岱年的中国哲学范畴研究许家星/

唯物·理想·解析——张岱年先生《道德之“变”与“常”》高海波/

张岱年先生的张载诠释赵金刚/

下编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与价值取向宋志明/

人性的结构与目的论善性——荀子人性论再论李景林/

《四书》学的忧乐情怀与宋儒的内圣之道朱汉民/

“仁”的层次与蕴含——张岱年先生释孔子之“仁”向世陵/

从经学到经学史景海峰/

如何做中国哲学:取向与入径——以孟子研究为例刘笑敢/

朱子学理气论域中的“生生”观——以“理生气”问题为核心吴震/

“现代清华哲学学派”的哲学创作陈鹏/

《易》、老会通与北宋易学哲学张广保/

思想史脉络下的《齐物论》——以统一性与差异性关系为重点曹峰/

从哲学史到哲学——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回顾、反思与重构陈霞/

《周易》中的变革思想陈来/

“数”的哲学观念再论与早期中国的宇宙论数理丁四新/

美德伦理学、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

——以陈来《儒学美德论》为中心的讨论唐文明/

郑玄的“法”与“道”陈壁生/

附录“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

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后记/


作者介绍:

陈来,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1981-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讲师,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0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09年转任清华大学,任国学研究院院长。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联副理事长。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领先水平。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 11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中的20余篇论文,论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纪念张岱年、研究张岱年的学术论文,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张岱年先生的学术特点,作者大多为长期研究张岱年先生的学者,不少是张先生的亲炙弟子;另一部分则为中国哲学研究专文,作者均为中国哲学界较有影响的学者,文章反映了中国哲学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情况。本书适合想要了解张岱年先生思想的读者,以及借此了解中国哲学发展的一般读者。


前言

2019年10月清华大学哲学系举办了“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近百名学者积极参与,提供论文,共襄盛举。本书即是此次会议的论文选集。

张岱年先生1928年报考清华大学哲学系并被录取,入校后因对当时清华的军训活动不能适应,故改考入北师大。在大学期间,以哲学为志向,广泛阅读中西哲学书籍。张先生的长兄张申府当时在清华哲学系任教,30年代初他还任天津《大公报》世界思潮副刊的主编,张先生在大学时期写了不少哲学文章,便多发表在这一副刊,如《论外界的实在》《谭“理”》《先秦哲学的辩证法》等。张先生这一时期所写这些论文引起了许多前辈学者如冯友兰、熊十力的关注,故1933年张先生在北师大毕业后,由冯友兰先生、金岳霖先生推荐,梅贻琦校长批准,被清华哲学系聘为助教。

1935—1936年,因应于当时出现的本位文化论战和中国哲学会的成立,张先生写了一系列文章,一方面提出了综合创新的文化主张,另一方面提出了自己将“唯物、解析、理想”结合一体的哲学宗旨。张先生与张申府一起发展的思想当时被称为“解析的唯物论”,他们对罗素和解析方法的重视,对中西哲学融合的主张,清楚地表明他们是哲学的清华学派重要的成员。1935—1936年张先生更集中精力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写成了50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这是一部以问题为纲的中国哲学史,它与此前30年代初出版的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一纵一横地成为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经典双壁,两部著作对中国哲学概念的清楚分析都体现了清华学派的特色。1936年张先生在清华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问题”课程,即以《中国哲学大纲》为讲授内容。30年代冯友兰先生和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和课程,体现了清华哲学系对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重大贡献。

抗战结束后,1946年受冯友兰先生之邀,张先生重回清华哲学系,任副教授。在此后几年中,张先生整理了他平时对哲学问题的见解而确立起“一本多极”为中心的哲学体系,继续体现了清华哲学系重哲学体系特点的理论实践。1951年张先生在清华哲学系升为教授,1952年在高校调整中与清华哲学系其他先生一起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北京大学时期,张先生与冯友兰先生一起,继续发扬老清华学派的学风,从5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引领了全国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张先生的中国哲学研究,擅长于解析一个概念所具有的多个不同涵义,以及揭示概念的涵义在历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所以他的造诣和水平渗透在、体现在他的十几部著作和数百篇论文里,体现在这些著述中他对概念的分析与论概念意义的演变的字里行间之中。可以说他的著述中处处体现着他对中国哲学问题、概念的准确把握和解说,体现着那种深厚的对于概念理解和说明的功力。张先生以逻辑分析法应用于概念、命题的系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哲学的重要的方法典范。

在张先生的学术思想上,始终打着清华的印记,80年代初,张先生提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明显地体现了清华人文传统对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清华大学把恢复文科建设提到了日程。80年代初期,清华筹备文科的消息传开,老清华的先生们非常兴奋。清华恢复文科的先行举措,是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内含文史哲诸科。1985年张先生受聘为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任所长。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以张先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思想,并以编辑《张岱年文集》为中心展开工作,以提高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这一时期张先生对清华文科的教师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清华大学十分重视张先生的学术和工作,学校领导非常尊重张先生,对清华文科的恢复发展始终注意听取张先生的意见。学校大力支持《张岱年文集》的编辑出版,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在清华上下一致的努力下,文集一至六卷于1989—1994年陆续出版完成。张先生担任清华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长达九年,可以说,清华文科恢复历程的前期,是以张先生的学术思想为中心来开展的。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说1949年之前的老清华文科发展中,冯友兰先生因担任文学院长18年而扮演了清华文科的灵魂人物,那么可以说新时期清华文科的灵魂人物实非张先生莫属。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清华哲学系的重建过程中,张先生也始终给予巨大的支持,他多次听取清华有关领导对重建哲学系的设想汇报,对新清华哲学系的重建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关心备至,为清华哲学系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特别是他对新清华哲学系中国哲学方面发展的建议,大大促进了清华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前进。今天,清华的中国哲学学科在全国中国哲学界已名列前茅,我们要全面继承、发扬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把清华的中国哲学学科建设得更好!

这次会议,是由丁四新教授负责主办的,清华哲学系的许多师生都参与了会议的会务。在此,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哲学系对一直以来关注张岱年思想研究的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陈来2020年5月18日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无多页(363+)
  • 无水印(187+)
  • 排版满分(472+)
  • 愉快的找书体验(121+)
  • 无颠倒(581+)
  • 在线转格式(540+)
  • 藏书馆(306+)
  • 小说多(370+)
  • 图文清晰(568+)
  • 字体合适(225+)

下载评价

  • 网友 游***钰: ( 2025-01-27 18:41:40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孙***美: ( 2025-01-30 09:38:33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仰***兰: ( 2025-02-02 01:53:0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方***旋: ( 2025-01-16 18:48:17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芮***枫: ( 2025-01-28 06:11:5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宓***莉: ( 2025-01-14 19:38:4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印***文: ( 2025-01-21 06:13:2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焦***山: ( 2025-01-05 13:18:25 )

    不错。。。。。

  • 网友 陈***秋: ( 2025-01-22 21:54:0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孔***旋: ( 2025-01-12 08:21:49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龚***湄: ( 2025-02-03 10:35:30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堵***格: ( 2025-01-26 00:08:07 )

    OK,还可以

  • 网友 索***宸: ( 2025-01-11 05:27:12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随机推荐